贾生谏疏谪长沙,天下驰名共一家。
回首洛阳何日是,江梅结子柳飞花。
【注释】
①和:应和,模仿。千家诗:指《千家诗》。唐代殷璠编选的诗歌集。
②贾生:西汉文帝时,晁错为御史大夫,向皇帝建议削弱诸侯王的权力,结果被诬以“诽谤”罪被杀。
③谪(zhé):降职。长沙:汉代地名,今属湖南。
④驰名:声名远扬。
⑤江梅:江边的梅花,又名“江南春”。
⑥飞花:飘落的花瓣。
【译文】
贾谊曾向文帝献过《治安策》,因犯忌被贬谪长沙。
天下传诵他的《治安策》,也像他家一样声名远播。
我回首洛阳城,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
江边的梅花结子了,而那杨柳又飞起了雪花。
【赏析】
《和千家诗》是北宋文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用典明旨,点题;后两句写景抒情,抒发思乡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句“贾生谏疏谪长沙”,是说汉文帝时的贾谊,因上疏批评朝廷的某些政策,被贬到长沙去。这句诗化用了贾谊在长沙时写下的著名散文《吊屈原赋》中的“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之语。“贾生谏疏”是典故,“谪长沙”是事实。“天下驰名共一家”一句则是化用贾谊的名言“长沙卑湿,自难居处”之意,意谓贾谊被贬长沙,虽身处僻壤低洼之地,但其政论仍被世人广为传诵,名声不减于他家乡。这一句中,诗人将历史典故与眼前实情巧妙结合,既显示了诗人对贾谊政论的高度赞扬,也表达了自己虽遭贬谪却志节不渝的高傲自信。“天下驰名共一家”,既点明了贾谊政论的流传之广,又暗含了自己政论亦将流芳百世的豪情壮志。
三、四两联则从两个相反的角度来抒写思乡之情。前一句是说:“回首洛阳何日是?”洛阳是古代帝王的都城,诗人在这里感叹不知何时才能重回故土,表达出一种无可奈何、惆怅伤感的情怀。后一句是说:“江梅结子柳飞花”,江边梅花盛开,柳絮飞舞,一派春色。但诗人想到自己的故乡正是此时,不禁感慨万端,于是便写下这首小诗寄托自己的哀思。
此诗构思巧妙,立意高远。它巧妙地化用历史典故,使诗句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立意高远,寄寓深微,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