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乌啼海子桥,南来使客下青霄。
云埋石室丹书在,日落延秋翠辇遥。
麟史未全归圣代,龟文犹得认前朝。
词臣载笔需文献,莫遣回车久寂寥。
【注释】
吕君:指唐代诗人吕温。吕温,字和叔(一作和父),洛阳(今属河南)人。大中五年(851)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咸通四年(863),任尚书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后因上疏论事触怒唐懿宗被贬为衡州司马。乾符二年(875),再贬吉阳尉(今海南岛海口)。后官至中书舍人。有《吕会稽集》。史北平:即“燕京”,今北京市。
【译文】:
八月乌啼海子桥,南来的使客已飞升至青霄九重天。
云埋石室丹书还在,日落延秋翠辇遥遥远望。
麟史未全归圣代,龟文犹可认前朝。
词臣载笔需文献,莫遣回车久寂寥。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首句写景,次句点明送别的时间与地点,第三四句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是劝慰之意。
首句“八月乌啼海子桥”。海子桥在长安城北。八月,正是秋季的时候,鸟语哀切,声音凄凉。这里描写了诗人离别京城时的伤感心情。“南来使客下青霄”,意思是说,南方的使者已经飞升至高空,去到皇宫里去了。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与送别的友人的惜别之情,又写出了长安城的繁华热闹景象。
三句“云埋石室丹书在”和四句“日落延秋翠辇遥”都是想象之辞。“云埋”二字,既表现了山高路险,也表现了诗人的不舍之情。丹书,指珍贵的典籍。延秋,指皇帝的车驾。“翠辇”指的是天子的车子。“日落”则暗示了时间的推移。“翠辇遥”既写出了皇帝车驾的遥远,也写出了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五句“麟史未全归圣代,龟文犹得认前朝”,写的是诗人对古代典籍的珍视之情。麟史,指珍贵的典籍;圣代,指当代的盛世;龟文,指古代的铭刻文字;前朝,指唐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麒麟和史书记载着的历史还没有全部归于圣代,龟甲上的文辞仍然可以认出唐朝以前的历史。
六句“词臣载笔需文献,莫遣回车久寂寥。”词臣,指的是文人学士。载笔,指写作或记录。文献是指文化典籍。这里的“文献”指的是国家的文化事业。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词臣们需要大量的文化典籍才能完成他们的使命,不要让皇帝回车离去,让长安城久寂寥无人。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在送别之时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情色彩的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优美,是一篇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