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刹开灵境,慈云护法堂。
僧闲不扫地,客到但焚香。
塔影澄秋霁,松阴散晚凉。
悠然息尘想,随意礼空王。

这首诗是游圭峰的二十首之一,描述了进入峡口望见圭峰的景象。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宝刹开灵境,慈云护法堂。
  • “宝刹”指的是佛教寺院中的佛塔,象征着神圣和庄严。
  • “开灵境”意味着开启或显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 “慈云”通常指慈悲和祥和的气息,这里用来比喻佛祖的庇护和指引。
  • “护法堂”指的是守护佛法的地方,强调其神圣不可侵犯。
  1. 僧闲不扫地,客到但焚香。
  • “僧闲”表示僧侣们清心寡欲、专心修行的状态。
  • “不扫地”反映了寺院内的宁静与整洁,暗示着内心的清净。
  • “但焚香”表明当有客人来访时,僧人才会点燃香炉,以示欢迎。
  1. 塔影澄秋霁,松阴散晚凉。
  • “塔影”指的是寺塔在秋雨过后露出的影子,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 “澄秋霁”形容雨后初晴的景象,天空变得格外清澈明亮。
  • “松阴散晚凉”描绘了松林在晚风中散发出的凉爽气息,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氛围。
  1. 悠然息尘想,随意礼空王。
  • “悠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 “息尘想”意味着放下世俗的欲望和杂念,追求心灵的平静。
  • “随意”表现出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灵活运用和随遇而安的态度。
  • “礼空王”指的是通过敬奉佛陀来领悟佛教的精神实质,体现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理解。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圭峰的自然景色和佛教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将圭峰的美景和禅宗的精神内涵融为一体,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韵律和谐,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清新幽静的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