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沙渚静,霜落见潮痕。
雀噪寒枝聚,人争水渡喧。
畏途藏姓字,混俗变乡言。
今夜浔洋宿,计程近故园。

【注释】

舟:船只。水渚:指水中沙洲,即渡口。维:系、泊。沙渚:水边的小沙洲。静:安静。霜落:秋天的霜。见:露出。潮痕:潮水的退去留下的波纹。雀噪:小鸟叽喳。寒枝:冬天的树枝。聚:聚集。人争:人们互相争夺。水度:渡船。喧:喧闹。畏途:使人畏惧的道路。姓字:姓氏和名字。混俗:混同于世俗的人。乡言:家乡的话。浔洋:江边的湖泊名。宿:住宿。计程:估计行程。近:接近。故园:故乡。

【赏析】

这是一首记行诗,写的是诗人在途中所见的景色及感受,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寂寞之感。

首句“维舟沙渚”,点明诗人所处环境,舟泊沙渚,四周静谧,为下文描写周围环境做好了铺垫。次句“霜落见潮痕”,写秋霜过后,江上留下的痕迹,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第三句“雀噪寒枝聚”,描绘了鸟儿在寒冷的枝头聚集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第四句“人争水渡喧”,描绘了渡船上人们争相拥挤的情景,反映了人们的热闹与喧嚣。第五句“畏途藏姓字”,写出了人们对于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险峻道路的恐惧,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的孤独感。第六句“混俗变乡言”,表明了人们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自己的语言,体现了人们的随和性。最后一句“今夜浔洋宿”,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前六句景物描写的总结,展现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寂寞和思乡之情。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