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食僧寮任寝兴,闲身似我亦闲僧。
一年花事春虚度,是处名山兴倦乘。
魏阙无媒空抱策,东西多难阻担簦。
浮生未得同飘梗,药里萧萧滞秣陵。
金陵(今江苏南京)生病时,移居天界寺
寄住在寺庙,任凭睡眠和起床,闲散的身姿就像我也是一位僧人。
一年中,我像春日一样虚度,四处名山都使我兴尽而归。
魏阙(指朝廷)没有使者空抱壮志,南北多难阻碍我远行担簦(古时一种用竹篾编成的旅行用具)。
浮生尚未得如飘泊的草梗一般随缘,在秣陵(今江苏南京市)药里萧瑟地停留。
注释:金陵:即南京,作者的故乡。天界寺:位于南京城北的一座著名古刹。寄食:寄居。僧寮:和尚居住的地方。任寝兴:任意安息睡觉。闲身似我亦闲僧:我闲散得像你一样。花事:春天的花卉。春虚度:白白度过了春光。名山:有名的山。兴倦乘:兴致疲倦了就乘船离去。魏阙:指朝廷。无媒:没有使者。抱策:拿着治国用的策书。东西多难:指国家政治上的困难。阻担簦:受阻无法远行。飘梗:漂泊无定。药里萧萧滞秣陵:在药里萧萧地滞留在秣陵(今江苏南京市)。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追求自由的愿望。开头两句“寄食僧寮任寝兴,闲身似我亦闲僧”写自己寄食僧寮、随意安卧,与佛门中人同病相怜,以抒发自己的苦闷之情。第三句“一年花事春虚度”写自己虚度了一年春光。第四句“是处名山兴倦乘”写到处游览名山,兴致全无。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之情。第五句“魏阙无媒空抱策”,写自己虽然有治国救民的良策,但得不到皇帝的信任,只好空自抱着治国的谋略,无所作为。第六句“东西多难阻担簦”,写国家政治上的种种困难,阻碍了自己的行程。最后两句“浮生未得同飘梗,药里萧萧滞秣陵”写自己未能与世俗同流合污,只能滞留在药里度过一生,表达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追求自由的精神。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追求自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