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阶泫露竹漙漙,酒气微清枕簟寒。
茶灶半消烟乍起,一钩残月碧阑干。

【解析】

此题为综合性默写。本诗为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是一首怀人之作,诗人通过想象,把孤灯独对、夜雨敲窗、清寂凄冷的环境与自己独酌无伴的生活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思念亲人、渴望团聚的深切感情,含蓄蕴藉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

(1)

“泫露竹漙漙”,意思是“晶莹的露珠挂满竹子”。这是写雨后初晴,夜深了,阶下有竹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夜静春寒,竹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两句是第一联,描写环境。

(2)

“酒气微清枕簟寒”,意思是“酒气微微飘散在枕头和席子上,感到有些寒冷”。这是第二联,描写夜起时的情景。诗人夜起,看到室内外一片朦胧的雨景:空阶上的雨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滴,仿佛是晶莹的水珠挂在竹叶上;室内则酒气微清,而枕席之间又感到有点凉意,暗示着室外正下着小雨。这里以雨声、酒气、寒簟等来渲染氛围,烘托出夜雨的气氛。

(3)

“茶灶半消烟乍起,一钩残月碧阑干”,意思是“茶炉里的火已经燃到一半,烟突然腾起;一轮月亮斜斜地挂在碧绿的栏杆上”。这是第三联,描写诗人独自饮茶的场景。诗人点出夜雨中独饮茶的情境,突出诗人孤寂的心情。诗人在独坐中,听到屋外竹叶上有雨水滴落的声音,看到室内外面正下着淅沥的小雨,想到此时已是深夜,便从自己的身边事物联想到外面的自然景色。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远方的亲人,更增添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答案】

夜雨寄北李商隐

空阶泫露竹漙漙,酒气微清枕簟寒。

茶灶半消烟乍起,一钩残月碧阑干。

赏析:

首句写阶下竹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这是雨过之后的景象。次句写室内外一片朦胧的夜雨气氛:空阶上的雨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滴,仿佛是晶莹的水珠挂在竹叶上;室内则酒气微清,而枕席之间又感到有点凉意,暗示着室外正下着小雨。这里以雨声、酒气、寒簟等来渲染氛围,烘托出夜雨的气氛。

颔联写夜起时的情景:诗人夜起,看到室内外一片朦胧的雨景:空阶上的雨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滴,仿佛是晶莹的水珠挂在竹叶上;室内则酒气微清,而枕席之间又感到有点凉意,暗示着室外正下着小雨。这里以雨声、酒气、寒簟等来渲染氛围,烘托出夜雨的气氛。

颈联写诗人独自饮茶的场景:诗人点出夜雨中独饮茶的情境,突出诗人孤寂的心情。诗人在独坐中,听到屋外竹叶上有雨水滴落的声音,看到室内外面正下着淅沥的小雨,想到此时已是深夜,便从自己的身边事物联想到国外的自然景色。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远方的亲人,更增添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