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趺坐但垂纶,坐到潮平水不粼。
红叶满林风乍起,行人错认浣花津。
【解析】
1.“溪上杂题”“闲来”是题目。“但垂纶”是第一句,意思是说闲来无事时,只是垂钓而已。《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作“误落尘网中”诗句,后用为避世之词。这里以“闲来”二字点出作者闲适的心情。“坐到潮平水不粼”是第二句,意思是说垂钓到了涨潮时,水位已经平静,没有泛起涟漪。这两句写自己闲适的垂钓生活。“红叶满林风乍起”,第三句的意思是说,秋天的树林里,树叶都变得红艳艳了,这时一阵风突然吹了起来,树上的叶子随风飘零。“行人错认浣花津”是第四句,意思是说,因为树叶飘落,行人误以为这是成都的浣花溪。“浣花”即浣花溪,是成都的名胜古迹之一,诗人常去游玩。这两句描写秋天景色,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气氛,与前面的“闲来”“坐到”相呼应。2.译文:闲下来时,我坐着垂钓,等到涨潮时分,水面平静得看不到波纹。树叶都变红了,这时一阵风吹来,把树上的叶子刮掉了。行人还以为是在浣花溪呢。3.注释:①溪上(在山涧) ②趺坐(盘腿坐着) ③垂纶(垂钩钓鱼) ④潋滟(水波闪动的样子) ⑤粼(波纹) ⑥红叶:落叶。⑦浣花津:地名。⑧赏析:全诗写秋日垂钓的情景,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寄情山水的情怀。首二句,写闲居无事,闲来垂钓,直至潮起水平,不见鱼影。三、四句写秋风扫落叶,行人误认浣花溪,烘托了环境的清幽宁静。5.《江城子》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如画,意境清远,下片则抒写了词人的内心感受。开头两句写秋日江上所见:天朗气清,水光接天,万顷碧波,一色透明。“闲来”一词,既表明作者闲适的心情,也暗示着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过片之后,词意又生波澜。“红叶满林”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秋天的典型特征:一是视觉方面,“满林”二字写出秋叶之多、之密;二是听觉方面,“风乍起”三个字将秋天特有的萧瑟气氛传达给读者,使读者仿佛听到了秋风呼啸的声音。接下来三句写秋景中的游人:他以为眼前是风景宜人的地方,其实却是作者居住的地方。“浣花津”,即浣花溪,是成都的一处名胜。作者在这里钓鱼,自然要想到“濯锦”之事。“浣花”,取义于此。
【答案】
溪上杂题
闲来趺坐但垂纶,坐到潮平水不粼。
红叶满林风乍起,行人错认浣花津。
译文:
闲下来时,我坐着垂钓,等到涨潮时分,水面平静得看不到波纹。树叶都变红了,这时一阵风吹来,把树上的叶子刮掉了。行人还以为是在浣花溪呢。
赏析:
此篇写秋日江上所见:天朗气清,水光接天,万顷碧波,一色透明。”闲来”一词,既表明作者闲适的心情,也暗示着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过片之后,词意又生波澜。”红叶满林”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秋天的典型特征:一是视觉方面,“满林”二字写出秋叶之多、之密;二是听觉方面,“风乍起”三个字将秋天特有的萧瑟气氛传达给读者,使读者仿佛听到了秋风呼啸的声音。接下来三句写秋景中的游人:他以为眼前是风景宜人的地方,其实却是作者居住的地方。“浣花津”,即浣花溪
是成都的一处名胜。作者在这里钓鱼,自然要想到“濯锦”之事。“浣花”,取义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