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灂灂泻溪寒,雪里推窗倚槛看。
飞鸟不惊人迹绝,青蓑黄笠抱渔竿。

诗句:潮声灂灂泻溪寒,雪里推窗倚槛看。飞鸟不惊人迹绝,青蓑黄笠抱渔竿。

译文:
潮水的声音在寒冷的冬夜里回荡,我推开窗户站在栏杆旁聆听。飞鸟没有惊扰我的宁静,它们在雪地中自由自在地行走。身穿青色蓑衣,头戴黄色斗笠,我抱着渔竿享受这宁静的时光。

关键词解释:

  1. 潮声:指大海或河流等水体因潮汐涨落产生的声响。
  2. 灂灂:形容潮水的响声,仿佛是有规律的节奏性波动。
  3. 溪寒:指的是冬日溪流因为寒冷而变得冰冷刺骨。
  4. 雪里推窗:描述在雪中推开窗户的动作,暗示着一种静谧和清冷的氛围。
  5. 推窗倚栏:通过动作描绘了诗人站在栏杆边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
  6. 青蓑黄笠:指穿着青色的蓑衣和黄色的斗笠,这是古代渔民的常服。
  7. 抱渔竿:抱着渔竿象征着从事捕鱼活动,可能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他的朋友或家人。
  8. 飞鸟:这里特指那些在寒冷天气中依然活跃的鸟儿,不受外界干扰。
  9. 人迹绝:意指周围没有人经过的痕迹,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僻静。
  10. 青蓑黄笠:重复使用“青”和“黄”来强调蓑衣的颜色,同时也可能暗示了季节的变化或是某种特定的生活状态。
  11. 抱渔竿:这里的“抱渔竿”可能不仅仅是实际的持有,还象征着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态度,即与世无争,追求简单与宁静的生活方式。
  12. 渔歌远浦:渔歌通常意味着渔民们劳作后的歌声,这里的“远浦”则可能是指远离尘嚣的水域。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之世的作品,以其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生活。诗中的“潮声灂灂泻溪寒”,不仅描写了冬夜的寂静和寒冷,更是通过“灂灂”一词的使用,传达出一种节奏感和规律性,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为生动。

“雪里推窗倚槛看”这句,则进一步将读者的视角引向窗外的景色,雪地中的窗棂成为了诗人观察世界的一个窗口。诗人通过这个动作,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宁静生活的享受和珍惜。

“飞鸟不惊人迹绝”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鸟儿也保持其原有的习性和宁静,没有任何干扰。这种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最后一句“青蓑黄笠抱渔竿”,以渔夫的形象作为结尾,既呼应了开头的自然环境,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通过这一形象,诗人传递出了一个信息:在这个纷扰的世界外,还有一片属于渔夫、属于自然的净土,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