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石成羊迹已仙,奔牛印石事其然。
丹房寂历人千载,塔影孤清月一圆。
云里笙簧天上曲,风前缭绕座中烟。
曾从慧远成三笑,二十年来岸谷迁。
【诗句释义】
鞭石成羊迹已仙,奔牛印石事其然。
丹房寂历人千载,塔影孤清月一圆。
云里笙簧天上曲,风前缭绕座中烟。
曾从慧远成三笑,二十年来岸谷迁。
【译文】
鞭打石头能让它生出羊的足迹,这已经是仙人的境界了,奔牛在石头上留下蹄印,也不过是石头的事情罢了。
丹房中寂静无声,历经千年,只留下了人的痕迹;塔影孤单明亮,只有月亮一轮。
云中的笙音如天上的乐章,风前的缭绕烟雾像座位上的香烟。
曾经跟随慧远大师一起大笑三次,二十年过去了,世事变化很大。
【赏析】
这首《寿山仙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诗意地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首句“鞭石成羊迹已仙”,以鞭石生羊的神话传说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秘莫测。接着“奔牛印石事其然”,又用奔牛印石这一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的伟力和神奇的魅力。
第二联“丹房寂历人千载,塔影孤清月一圆”,通过描写丹房、塔影等景物,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广阔,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永恒的世界之中。同时,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
第三联“云里笙簧天上曲,风前缭绕座中烟”,则以云、风等自然元素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空灵、飘渺的氛围。诗人运用“笙簧”和“缭绕”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令人陶醉其中。
第四联“曾从慧远成三笑,二十年来岸谷迁”,以慧远大师为例,展现了人生百态和世事变迁。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作者自己经历的沧桑巨变。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音乐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以及人生的喜怒哀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