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何处最崔嵬,片石峰头眼界开。
地僻幸无尘客到,罍空喜有酒人来。
衰年每感逢秋至,快饮何妨戴月回。
我欲从游赤松后,丹炉几转许成胎。

东山何处最崔嵬,片石峰头眼界开。

地僻幸无尘客到,罍空喜有酒人来。

衰年每感逢秋至,快饮何妨戴月回。

我欲从游赤松后,丹炉几转许成胎。

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中秋节与友人一起登临元魁塔,享受中秋佳节的美好时刻。诗的开头“东山何处最崔嵬”,以问句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东山美景的赞叹和好奇。接着,“地僻幸无尘客到”,表达了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但仍能迎来游客,反映了诗人对于人际交往的乐观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罍空喜有酒人来”则展现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景,即使没有酒杯,也因有好酒的到来而感到喜悦。这两句通过对比“地僻”与“有酒”的情况,强调了友情和相聚的重要性。

“衰年每感逢秋至,快饮何妨戴月回。”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虽已步入老年,但依然热爱生活,享受与朋友相聚的快乐时光。同时,“戴月回”这一动作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畅饮的情景,生动形象。

最后两句“我欲从游赤松后,丹炉几转许成胎。”反映了诗人对道教修炼的向往。通过“丹炉几转许成胎”这样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于追求长生不老、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

结构分析:

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中秋时节与友人在元魁塔相聚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和自然的赞美。后四句为第二部分,通过表达对道教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这种结构既体现了对自然美和人生乐事的歌颂,又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精神寄托和对未来的期许。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集中在中秋夜与友相聚的喜悦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上。通过描绘与友人的欢聚场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同时,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道教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积极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一种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之》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它不仅记录了一个美好的中秋夜晚,也传达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和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