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虎溪东,宛然见远公。
云边思驭鹤,天外忆飞鸿。
不启琅函秘,无由误法通。
禅心不可得,秋月湛波中。
游小金山
梦入虎溪东,宛然见远公。云边思驭鹤,天外忆飞鸿。
不启琅函秘,无由误法通。禅心不可得,秋月湛波中。
注释:
- 梦入虎溪东:梦见自己进入老虎出没的溪流东岸。虎溪,指浙江钱塘江,相传晋时吴地名士王献之梦中曾到此,有《梦作》诗。
- 宛然见远公:仿佛看见灵运和尚(即慧远)在虎溪旁讲经说法。灵运和尚为南朝宋诗人,佛教徒。远公(即慧远),佛教高僧。
- 云边思驭鹤,天外忆飞鸿:在云彩缭绕的地方思念驾着白鹤飞翔的神仙,在天际之外想念着飞向南方的鸿雁。
- 不启琅函秘:不去探索开启佛经中的奥秘。“琅函”泛指古代的佛经、佛典等书。
- 无由误法通:“无由”,没有办法,不能。意思是说无法通过佛法来达到某种目的或领悟某种道理。
- 禅心不可得:禅宗修证的境界是悟道,但禅心是无法获得或实现的,只能通过不断的修行和参悟才能逐渐接近。
- 秋月湛波中:秋天的月光照耀在平静的湖面上,使水面显得更加清澈透明,如同镜面一般。这里的“湛波”是指深蓝色的湖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游历小金山时的所感所想的诗。首联写梦境进入虎溪,仿佛见到灵运和尚;颔联写在云端思念驾驭鹤飞的仙人,在天边思念飞往南方的鸿雁;颈联写无法探索佛经中的奥秘;尾联写禅宗修证的境界是无法获得的,只能通过不断地修行和参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禅宗修证境界的理解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