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忆六载,重入叩禅扉。
林茂鸟声好,谷幽人迹稀。
登峰堪掬日,浴涧胜寻沂。
清可一泓注,末流何自歧。
谈玄与诋佛,臧谷辩谁迷。
若问菩提偈,空山叶落时。
入阴那山
别来忆六载,重入叩禅扉。
林茂鸟声好,谷幽人迹稀。
登峰堪掬日,浴涧胜寻沂。
清可一泓注,末流何自歧。
译文:
自从分别以来已经六年了,这次再次来到这叩问禅门的山中。
树林茂盛鸟儿叫声很好,山谷幽深人烟稀少。
登上高峰能捧到太阳,在小溪沐浴胜似寻求沂水。
清澈可以像泉水一样泻下,但下游为什么分岔成许多支流。
谈论玄学与诋毁佛教,谁更迷惑于这些道理。
如果问我关于菩提偈语,那么只有当空山树叶飘落之时。
注释:
- 入阴那山:进入隐静的那座山。
- 别来忆六载:从我分别到现在已经有六年之久了。
- 叩禅扉:敲门进入寺院。
- 林茂鸟声好,谷幽人迹稀:山林茂密,鸟鸣悦耳;山谷幽深,人迹稀疏。
- 登峰堪掬日:登上山峰能捧到太阳。
- 浴涧胜寻沂:沐浴着小溪的水胜过追寻沂水的乐趣。
- 清可一泓注,末流何自歧:清澈得像泉水一样可以一直往下流淌,但下游为何要分岔成许多支流呢?
- 谈玄与诋佛:谈论玄学与诋毁佛教。
- 臧谷辩谁迷:谁更迷惑于这些道理。
- 若问菩提偈:如果你询问关于菩提偈语。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佛法教义的思考。首联写诗人重返寺庙,感慨时光荏苒;颔联描绘山林的景色,表达作者的愉悦之情;颈联以“登峰”、“浴涧”比喻佛法的精深;尾联提出问题,引人深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