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迁公约我,北望我怀公。
阳羡春芽秀,荆溪早稻红。
乘槎伍胥口,采药洞庭东。
何日酬吾志,江涛日夜风。

酬钱子锡山之招

南迁公约我,北望我怀公。

阳羡春芽秀,荆溪早稻红。

乘槎伍胥口,采药洞庭东。

何日酬吾志,江涛日夜风。

注释:

  1. 南迁公约我:指诗人向南迁徙,被约定要前往钱子锡的山中。
  2. 北望我怀公:指诗人向北遥望,怀念公(可能是指钱子锡)这个人。
  3. 阳羡春芽秀:阳羡指的是地名,可能是江苏宜兴,这里指春天里宜兴的山野景色秀丽。
  4. 荆溪早稻红:荆溪是地名,位于今湖北宜昌,这里指春季稻田里的稻谷已经变成了红色。
  5. 乘槎伍胥口:槎(chá)是指小木船或竹排,乘槎意味着乘坐小舟从伍子胥的口中进入长江。伍子胥是中国春秋时期楚国人,后来逃到了江东,并在那里建立了吴国,所以这里指的是通过伍子胥的故乡入长江。
  6. 采药洞庭东:洞庭湖在今天的湖南北部和湖北南部,这里指从洞庭湖向东寻找药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钱子锡的一首赠诗。整首诗以“酬”字为题,表达了李白对钱子锡邀请他去山中居住的感谢之情。
    首两句“南迁公约我,北望我怀公”,直接点明了自己被钱子锡邀请到山中去居住的消息。南迁指的是向南迁徙的意思,而公约则是被约定的意思。这里的“公”应该是泛指钱子锡这样的人,而不是专指某个具体的人。
    第三、四句“阳羡春芽秀,荆溪早稻红”,描绘了钱子锡山中的美景。阳羡和荆溪都是钱子锡的家乡,这里分别指的是山中的春芽和早稻。春芽和早稻的生长都显得非常美丽,这也许是因为钱子锡的山中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所以能够生长出这样美丽的植物。
    第五、六句“乘槎伍胥口,采药洞庭东”,则进一步描绘了钱子锡山中的生活。乘槎指的是乘坐木筏从伍子胥的口中进入长江,而采药则是去洞庭湖东边寻找药材。这两个动作都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活动,也许钱子锡的山中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让人如此亲近自然。
    最后两句“何日酬吾志,江涛日夜风”,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只要有江涛日夜不息的风吹拂,就一定能够实现。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虽然暂时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在钱子锡的山中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生活气息,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