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睹空王宇,谁兴浩劫心。
散花疑白象,布地果黄金。
水雾飞梁洒,夕阳迥殿阴。
独嗤簪绂客,游赏托云林。



不睹空王宇,谁兴浩劫心。

散花疑白象,布地果黄金。

水雾飞梁洒,夕阳迥殿阴。

独嗤簪绂客,游赏托云林。

译文:
在没有见到空王(佛教传说中的佛)的寺庙里,谁能兴起浩劫之心?
像散花那样白色的大象,像铺地金那样闪闪发光。
水雾从屋上飞过,梁上的水珠像洒下的金子一样。
夕阳斜照到殿顶,一片阴影映在地上。
只有那些身穿官服的人,才喜欢去游览这美丽的云林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云林寺美景的诗。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了云林寺的壮丽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代寺庙形象。

首句“不睹空王宇”,表达了诗人对空王(佛教传说中的佛)的敬仰之情。空王是佛教中的最高神祇,代表着无我、无相、无为的境界,象征着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句子“谁兴浩劫心”,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浩劫指的是世界末日的灾难,而“心”则是指人的内心世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这样的灾难时,内心的恐慌和不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未来世界的忧虑和担忧。

接下来的四句诗,则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将云林寺的美景展现给了读者。其中,“散花疑白象,布地果黄金”两句尤为精彩。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寺庙中的佛像和建筑与大自然的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

最后两句“独嗤簪绂客,游赏托云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身着官服、只顾自己享乐的人的讽刺之情。诗人认为,这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自然之美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应该放下名利之念,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心灵的宁静。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展现了云林寺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寺庙的描述和对游客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