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时欣密叶,寒至怨多阴。
自是衰荣理,非关爱恶心。
代条近阳月,开牖散秋禽。
但能存硕果,无用叹萧森。

【注释】

除架二首:题下原注:“余与友人张茂之同赋。”张茂之称:“《楚辞·招隐士》‘除却君亲,更有何人’,是也。今人以‘架’为‘架’,非矣。盖‘架架’犹‘森森’也。”炎时欣密叶,寒至怨多阴。

自是衰荣理,非关爱恶心。

代条近阳月,开牖散秋禽。

但能存硕果,无用叹萧森。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树荫之美,后四句写果实之多,皆从“树木”落笔,而结语则归向“树木”。

“炎时欣密叶”,在盛夏,树荫浓密,使人感到清凉。这一句是写夏日树荫的美景。“寒至怨多阴”,当秋风起时,树叶凋零,枝头枯黄,一片萧瑟,令人愁思,所以说“怨多阴”。这是对秋天景色的描写。两句一反一正,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树荫之美。

“自是衰荣理”,树木生长、衰老、荣枯都有其自然之理。这里用一“自”字,表明作者对树木生、长、衰、死的规律性的认识,并由此得出“自是”结论。这一句承上启下,由物及人,引出下文。“非关爱恶心”是说人的爱憎之情不能左右树木的自然生长。“心”在这里指人的感情,“恶心”即“好恶之心”。“非关爱恶心”,既指树木的生长、衰死不受人的感情影响,又指人的好恶之心不能左右树木。

“代条近阳月”,枝条靠近太阳,故得暖。“开牖散秋禽”,打开窗扉,秋风吹来,鸟声四溢。“但能存硕果”,“但”字作转折语气词,意为只有树木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无用叹萧森”,没有树木就不能有丰盛的果实。最后两句是对树木的赞美。

全诗通过树荫、秋色、果实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对树木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