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澹胡风起,连鸣上碧霄。
才闻秋浦外,巳复夕山遥。
哀故欺霜角,清应断夜箫。
南楼有思妇,梦恰到西辽。
【注释】惨澹:凄凉。胡风:北方的风。连鸣:连续不断地鸣叫。秋浦:秋天的水边,即长江三峡之一。上碧霄:直上青天。才闻:刚刚听到。哀故欺霜角:凄冷的北风吹折了霜降时节的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清应断夜箫:清冷的秋风会中断夜晚的箫声。南楼:指在南方的高楼。西辽:指辽地,泛指遥远的边远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思妇对征人的怀念,诗中描写了秋季的景物和征人的行踪,以及征人与思妇两地相隔的相思之苦。全诗以雁为媒介,表达了作者对远征在外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惨澹”两句,写雁阵惊飞。起句写胡风起时,雁阵惊起,高飞入云。第二句写雁阵惊飞之后,又连续不断地鸣叫,一直飞向碧霄之上。“惨澹”,凄凉。“胡风”,指北风。《尔雅·释天》“东方曰析,西方曰豳,北方曰幽,南方曰闽,中央曰夏。”这里泛指北方。“连鸣”,“连”,“接连不断”的意思;“鸣”,声音。“上”,往,到。“碧霄”,青天。这句是说,这阵雁阵惊起飞向青天。“才闻”、“巳复”,都是说雁阵惊起后,又连续不断地鸣叫,直到鸣叫停止。“秋浦外”,“秋浦”,指长江三峡之一。“上碧霄”,即指飞上青天。这两句诗写雁阵惊起飞向青天,然后接连不断地鸣叫,直叫到声音止绝,直至鸣叫停止为止。诗人用一连串动词把雁群飞行的情景写得十分生动,使人仿佛看到一幅大雁展翅飞翔、鸣叫不停的壮观景象。
“哀故欺霜角,清应断夜箫。”这两句诗写雁阵惊飞后所发出的声响。“哀故欺霜角”,是说寒气逼人,雁阵惊飞,发出了悲哀的叫声,以致把霜打落在地上的枯草都压断了。“清应断夜箫”,是说清凛的北风吹得箫声断断续续。“清”,指清风。“箫”,乐器名。“断”,指声音断续。“夜箫”,指晚上吹响的箫声。“哀”“断”二字,使雁阵惊飞后所发出的声响更加凄切,进一步表现了征人的孤寂和思妇的忧愁。
“南楼有思妇,梦恰到西辽。”这两句诗写思妇思念征人。“南楼”,指闺房之中的高楼,这里指女主人公的住所。“西辽”,泛指南方边远之地。这两句诗是说:在南方的高楼里,有一个思念远方丈夫的女子,她常常梦见自己正到辽地去了。“梦恰”,恰好。“西辽”,泛指辽地,泛指遥远的边远地方。“南楼”,指闺房之中的高楼。这两句诗写思妇思念远方丈夫,梦见自己正在到辽地去了。这两句诗既写梦中相见,又写现实中的相望,表现了女子对征人深沉的思念之情。
此诗写景抒情并举,写征夫之悲,写思妇之愁,情景交融,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