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川西流石齿齿,川上茅堂千树林。
春行不费风雩咏,日暮聊为梁父吟。
南瞻岱岳云峰峻,东访沧溟烟雾深。
司马岂缘封禅病,任公终有羡鳌心。
注释:
鲁川西流石齿齿,川上茅堂千树林。
鲁川的西边是连绵起伏的山,山上有一座座小石头,川上有一座茅草屋,周围种满了树木。
春行不费风雩咏,日暮聊为梁父吟。
春天里不用吹风就能让云彩飘动,傍晚时我常常吟唱梁甫吟的诗。
南瞻岱岳云峰峻,东访沧溟烟雾深。
向南可以看见峻峭的泰山,向东可以去访那烟雾弥漫的东海。
司马岂缘封禅病,任公终有羡鳌心。
司马难道是因为封禅而生病了,任公最终也会有羡慕大鳌之心。
赏析:
《送殷进士病免归》是李白在唐天宝元年(742年)送友人殷尧藩归故乡时所作的一首诗。殷尧藩是唐开元年间名臣房琯的女婿。这首诗是李白送殷尧藩归乡之作。
首联描绘了殷尧藩的家乡景色。“鲁”是山东的古称,“西流”即指黄河向西流去;“石齿”即指黄河岸边的石质堤岸。《汉书·地理志》说:“鲁县西有鲁渊,洙、泗会于其下。”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鲁渊一名济渎也,故言洙水、泗水合于其下”。这里“鲁川”就是指洙、泗二水所流之处,“石齿”则形容洙、泗二水的河岸。
颔联写诗人对殷氏归乡途中的祝愿。“春行不费风雩咏”,意思是说,春天里你不必吹风就可以让云彩飘动,因为那里没有污染。“日暮聊为梁父吟”,“梁父吟”是古代一种高亢激昂的歌曲,这里用它来象征诗人对殷尧藩的美好祝愿。
颈联写诗人对殷氏归乡路途的想象。“南瞻岱岳云峰峻”,是说向南望去,那泰山的云气非常壮观;“东访沧溟烟雾深”。是说向东一望,那东海的烟雾弥漫得看不到尽头。这两句都是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泰山的高大和东海的浩渺,表达了诗人对殷氏归乡旅途遥远艰险的担忧。
尾联是说,虽然殷氏的归乡之路如此艰难曲折,但终究有一天他会功成名就的。“司马岂缘封禅病”,是说司马相如不是因为追求封禅而患病的,而是他本来就有这个志向;“任公终有羡鳌心”,意思是说任长觉得终有一天能够像巨鳌一样游遍四海。
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格调高昂豪迈,表现了诗人热情好客的情怀以及殷殷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