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万仞削芙蓉,忆踏匡庐第一峰。
哀壑暮云埋虎豹,大江春浪变鱼龙。
天池御笔亲留碣,石室山僧独扣钟。
彩笔昔曾霄汉上,旧题应被紫苔封。

【注释】:

1、万仞:极高。

2、芙蓉:莲花,此处指庐山。

3、哀壑:哀伤的深壑。

4、大江:长江。

5、天池:指庐山南面的秀峰水库,又名匡山,在九江市南,庐山西北侧的秀峰山上。

6、御笔:皇帝的笔迹。

7、霄汉:天空。

8、紫苔封:被紫色的苔藓覆盖。

【译文】:

青天高高削平了山峰,想起曾经踏足匡庐第一峰。

深山暮色中虎豹被埋没,长江春浪里鱼龙变戏法。

天池御笔亲留碣石铭,石室山僧独击古钟声。

昔日彩笔曾飞上云霄,旧题应被紫苔封印尘。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散曲家张小山对友人林公的赠诗。林公以《咏怀六章》见寄,张小山触事叙歌,辄成篇什数,亦如其末章专赠林公之作。诗中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青天万仞削芙蓉,忆踏匡庐第一峰。”描绘了庐山的高峻与壮丽。诗人通过“青天”、“万仞”、“芙蓉”等意象,展现了庐山的雄伟气势和美丽风光。同时,“忆踏”二字也表达了诗人对匡庐山的第一高峰的向往之情。

颔联“哀壑暮云埋虎豹,大江春浪变鱼龙。”描绘了庐山的险峻与变幻。诗人通过“哀壑”、“暮云”等意象,描绘了庐山的深幽与神秘。同时,“大江春浪变鱼龙”则表现了长江的壮阔与多变。

颈联“天池御笔亲留碣,石室山僧独扣钟。”描述了庐山的两个著名景点——天池和石室寺。天池御笔留痕,石室山僧独击古钟,这些细节描绘了庐山的历史文化内涵。

尾联“彩笔昔曾霄汉上,旧题应被紫苔封。”诗人回忆了自己曾经的彩笔飞扬于天上,而旧时题写的诗词被紫苔封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