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题春试彩毫,高门传菜玉盘高。
乍看旭日辉山槛,不分时风向砌桃。
虎豹云移思雾雨,鱼龙冰动迟云涛。
物情且共天流转,人世谁曾免二毛。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鉴赏。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内容和手法的题目,侧重考核诗歌的情感、意境及艺术手法。答题时注意先答出本诗的标题、作者,然后概括出全诗的主要内容,最后再概括出情感。
“戊寅立春庭前桃树二首”,第一首是写立春日庭院里盛开的桃花,第二首写立春后天气转暖,桃树上结出了果实。从题目看,这是一首七绝,题目中的“戊寅”指的就是立春的日子;“庭前”指的是庭院;“桃树”指的是桃花。
“春日题春试彩毫,高门传菜玉盘高。”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春天里,我用彩笔为春天做画,把高门里的菜肴用玉盘端上。
“乍看旭日辉山槛,不分时风向砌桃。”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初春时节,阳光照耀着山墙,而春风拂动着庭院中桃树枝头的花叶,它们相互映衬,分不出谁是谁。
第三首:虎豹云移思雾雨,鱼龙冰动迟云涛。
第四首:物情且共天流转,人世谁曾免二毛。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之后,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更新的喜悦之情。
【答案】
①“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在2月4日或5日,这时太阳直射点开始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气候逐渐变暖,冰雪融化,植物长出嫩叶,一派春天来临的气息。
②“庭前”即庭院前面,此处特指庭院前的桃林。桃林里,早开的花朵已开败,晚开的却含苞待放,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
③“彩毫”是指毛笔,这里代指诗人自己。“高门”指的是富贵人家。“传菜”指送进豪门贵族家中供享用。“玉盘高”形容高贵豪华。
④“乍看”指刚一抬头,“旭日辉山槛”指初升的太阳光芒照射在山墙上。“时风”指春风。“分不出”意思是说初春时节,阳光照耀着山墙,而春风拂动着庭院中桃树枝头的花叶,它们相互映衬,分不出谁是谁。
⑤“虎豹”指猛兽,“云移”指云雾飘移,“思雾雨”即思念雨水。“鱼龙”指水中游动之物。“冰动”指冰块融化。“迟云涛”指迟缓的云层。
⑥“物情”指万物的本性。“流转”意即循环往复。“天流转”,意为天地间万物的更迭变化。“人世”指人间世界。“二毛”指两鬓斑白,借指年老,也指年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