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根浸寒水,细草绿如发。
夜鱼不受饵,石上坐秋月。
注释:
矶根浸寒水,细草绿如发。
夜鱼不受饵,石上坐秋月。
译文:
矶石的根部浸在水中,小草嫩绿如同初生的头发。
夜晚的鱼儿不吃鱼饵,而是坐在石头上享受秋天的月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静谧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矶根浸寒水”,以矶石的根部为焦点,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那清凉的水中。这里的“寒水”不仅仅是指温度上的寒冷,更有一种清冷、寂静的感觉。而“矶”则是江边的一块大石头,诗人用“根”字来形容它的形状和状态,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接下来的句子“细草绿如发”,则进一步描绘出了矶石周围的环境。这里的“细草”指的是生长在矶石周围的小草,它们细小而茂盛,绿得就像是刚冒出地面的头发一样。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季节的特点,更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夜鱼不受饵”则是对矶石周围生态的一种写照。这里的“夜鱼”指的是夜间活动的鱼类,它们不受食物的吸引,只是静静地坐在石头上享受着凉爽的环境。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
最后一句“石上坐秋月”,则将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这里的“秋月”指的是秋天的月亮,它洒下柔和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山谷。而诗人则选择在石头上坐着欣赏这美好的景色,这样的场景充满了诗意和浪漫的气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和谐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