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嵬艮岳他年笑,寂寞三山后代思。
湖色春光净满眼,古城风暮几人悲。
春日丘翁同游三山之陂返酌天王寺二首
崔嵬艮岳他年笑,寂寞三山后代思。
注释:崔嵬的艮岳,是他年人们嘲笑的对象,而寂寞的三山,是后代人思念的地方。
湖色春光净满眼,古城风暮几人悲。
注释:春日里,湖水的色彩清澈明净,让人看得一清二楚;古城的风吹过,黄昏时分,又有谁会感到悲伤呢?
崔嵬艮岳他年笑,寂寞三山后代思。
湖色春光净满眼,古城风暮几人悲。
春日丘翁同游三山之陂返酌天王寺二首
崔嵬艮岳他年笑,寂寞三山后代思。
注释:崔嵬的艮岳,是他年人们嘲笑的对象,而寂寞的三山,是后代人思念的地方。
湖色春光净满眼,古城风暮几人悲。
注释:春日里,湖水的色彩清澈明净,让人看得一清二楚;古城的风吹过,黄昏时分,又有谁会感到悲伤呢?
【注释】 可讶:可怪。 司徒庙:指东晋司徒王导祠。 孺子坟:指东晋孝子王献之墓。 哲人:贤人。 一哭:为王献之哭泣。 汉鼎:喻国家。 江畔草:指江边草,即“江浦草”的简称。 松上云:指松树之上的白云,即“松云”的简称。 车马客:指来往的车马宾客。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诗人在徐州刺史任内,路过东晋司徒王导祠堂时,见门联上写着“门引江浦草”,下联写“榻留松云”。于是,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 南州:指南方。 不读南州传,谁知高士心:不读《南史》,不知高士的内心。 江城遗冢:江边的古城遗址上,有一座高士的坟墓。 春日古祠深:春天的阳光下,古祠堂显得幽深寂静。 竹鸟嘤嘤合:鸟儿在竹林中鸣叫,声音和谐。 松墙靡靡阴:松树的影子在墙上摇曳。 曲江千载碣:曲江边上有一块千年前的石头。 书罢泪盈襟:读完碑文后,眼泪流满了衣襟。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古人的诗
这首诗由八句组成,每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意象和情感。以下是逐句的解释与赏析: 1. 经长陵诣黄花镇(过长陵到黄花镇) - 注释:长陵是古代帝王的陵墓,黄花镇则是诗人经过的地方。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从古都出发,经过一片荒凉的土地,最终到达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小镇的场景。 2. 沙岭群峰会(沙岭上群峰汇聚) - 注释:沙岭,即山岭,这里指代连绵的山脉;群峰汇聚,意味着山峰众多,形成了壮观的山景。
韩文公祠 袁州山在城中,韩庙倚山清。 冕服前朝貌,文章百代名。 石苔犹马路,春竹自莺声。 立望潮阳近,翻翻海气征。 注释: 1. 袁州山在城中,韩庙倚山清。这句诗描述了韩文公祠的位置和周边环境。 2. 冕服前朝貌,文章百代名。这句话表达了韩文公的服饰和文章在当时以及后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3. 石苔犹马路,春竹自莺声。这句诗描绘了韩文公祠周围的自然景观,以及春天里鸟儿的啼鸣。 4.
鹅湖书院 书院佛堂边,颓垣岭谷连。 四时僧酒扫,千古俨高贤。 立壁东莱毅,悬河子静偏。 众流终一海,流泪考亭前。 注释: 鹅湖书院: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的一座古代书院。 佛堂边:指书院旁边有佛堂。 颓垣岭谷连:形容书院周围环境荒凉,颓败的墙壁与山间的小径相连。 四时僧酒扫:指一年四季,僧侣们都会打扫书院,以示敬仰。 千古俨高贤:意为书院自古以来都是高贤的聚集地
徐苏二祠 孺子真高特,云卿崛后先。 挥锄傲汉冕,捆屦卧江烟。 宁饫糟糠毕,耻同贪浊全。 凄凉百代宇,怅望一潸然。 注释: 1. 孺子:指孔子的弟子颜回,他以高尚的道德品质著称,被称为“孺子”。 2. 云卿:指汉代董仲舒,他是西汉著名的儒学大师和政治家,有很高的学术造诣。 3. 挥锄傲汉冕:形容自己像董仲舒那样在朝廷上敢于直谏,不卑不亢。 4. 捆屦卧江烟:形容自己像颜回那样清贫自守
武阳郡公祠 惠爱前人迹,追思后代心。 洪都观察庙,香火古江浔。 白日江山过,青松霜露深。 亦知精爽异,应厌鼓鼙音。 注释: 武阳郡公祠:指的是纪念武阳郡公的祠堂。 惠爱:对别人的恩惠爱护。 前人迹:指前人的足迹或事迹。 追思:思考怀念。 后代心:后代的心愿和心情。 洪都观察庙:位于江西南昌市的一座寺庙,名为“洪都观”。洪都观察是指宋代的名将李显忠担任江西洪州(今南昌)知府时的官职名称。 香火
寺 不睹空王宇,谁兴浩劫心。 散花疑白象,布地果黄金。 水雾飞梁洒,夕阳迥殿阴。 独嗤簪绂客,游赏托云林。 译文: 在没有见到空王(佛教传说中的佛)的寺庙里,谁能兴起浩劫之心? 像散花那样白色的大象,像铺地金那样闪闪发光。 水雾从屋上飞过,梁上的水珠像洒下的金子一样。 夕阳斜照到殿顶,一片阴影映在地上。 只有那些身穿官服的人,才喜欢去游览这美丽的云林寺。 赏析:
【注释】 银山寺:坐落在今江西南昌市东北的银山南麓,故名银山寺。倚铁壁:指背靠铁色山崖。天外:天空之外。削三峰:像刀劈一般从云中削出。下见:在下面看见。林中寺:指庐山东林寺,因建在山林中而得名。来闻午后钟:在傍晚时分听到寺院里的钟声。雷雨拔门松:指雷电击落松树而形成的门。西望诸陵接:向西远望,群山与诸陵相接。云成五色龙:云雾缭绕如五色龙腾舞。 【赏析】 这首诗写游庐山所见景物。首句“银山倚铁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至黄花城”:到黄花城去。 “岑”,山势高峻,形容地势险要。 “五陵”:指汉唐帝王的陵墓所在之地。 “阴”:昏暗。 “坐见五陵雾”:坐在城中只见到五陵上空弥漫着浓雾。 “霖”:久雨。 “剑戟涩”:剑和戟都生锈了,形容兵戈不戢(止),民不聊生。 “鼓鼙沉”:战鼓声低沉,形容国事艰难。 “寂寞松林外”:孤寂地立在松树林外。 “那传孤雁音”
【注释】 山阁:指山中楼阁。凭阑:倚着栏杆,登临。橘树浑铺地:指橘子树覆盖了大地。浑,全。对楼:面对着高楼。既来:既然来到。谁耐:谁能忍受。檐泉聒:檐下的泉水声喧嚷不已。卸却:去掉。莫放流:不要让它继续流淌。【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楼景色的五言绝句。首句写山阁的宏伟壮丽,次句写山阁面对的景色,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山阁的所见所感。 前两句“凭阑橘树浑铺地,阁背青山前对楼”是描写景,后两句是抒情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重点考查炼字能力和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一道理解诗意的题,答题时要注意结合全篇来理解,要通晓全文大意。然后仔细审题,找出诗中关键字词,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最后写出自己的见解即可。此题中
万古春城碧草还,苍台只在白云间。 竹林北望风烟动,寂寞苏门更见山。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万古春城碧草还:这句表达了春天来临后,城市周围被绿色覆盖的景象。这里的“万古”意味着这种景色历经了无尽的时间和空间,“春城”指的是春天里的城市,“碧草还”则描绘了草地的颜色和生长状态。这一句传达了一种时间流逝中不变的美丽景象。 2. 苍台只在白云间
春天,丘某与友人同游三山之陂,返程时在天王寺饮酒作诗。 一树繁花盛开如白雪,纷纷落英似何言? 眼前美景无须遗憾,相约共醉给孤园。 注释: 1. 春日丘翁:指诗人自己的春日游玩之事和丘某的交往。 2. 三山之陂:位于今江苏无锡市西南。三山,指东山、西山、北山。 3. 二首:指这首诗的前两节和后两节。 4. “一树”:形容花朵繁多密集。 5. “白雪”:比喻花朵洁白如雪,用颜色形容花的美丽。 6.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题麻姑泉》。 何泉下山城下流,溪上十家九酒楼。 注释:何泉从山下流过山城的溪水边,溪上有十家人的酒楼。 译文:那口泉水从山下流过山城的溪水边,溪上十家人的酒楼。 老夫纵醒欲何往,此物名高十二州。 注释:我虽然醒了,但想去的地方很多,但麻姑泉水的名字传遍了十二个州。 译文:我虽然醒了,但想去的地方很多,麻姑泉水的名字传遍了十二个州。 赏析
注释: 1. 灵山:指庐山。 2. 实欲看山雾不开:想看看庐山的迷雾什么时候才能散去。 3. 几层仙掌似莲台:庐山的云雾,就像仙人的手掌一样,层层叠叠,宛如莲花台座。 4. 未应华岳君能比:没有其他山峰比得上华山。 5. 可诧予因望国来:让我惊叹的是,我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看到国家的繁荣昌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庐山的一次游览经历的描写。诗人在游览的过程中,看到庐山的云雾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