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承袭惟纨裤,侯伯虽多大抵同。
旧典此中抡大将,平江英保是元戎。

注释:

国公承袭惟纨裤,侯伯虽多大抵同。旧典此中抡大将,平江英保是元戎。

释义:

国公继承的都是纨袴子弟,虽然侯伯辈出但大致相同。从前的惯例在此选拔大将,平江的李英保便是那位名将。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评和反思。首先,“国公承袭惟纨裤”这句话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腐败、权贵横行的不满。这里的“国公”指的是当时的高级官职,而“纨裤”则是指富贵人家的子弟穿着华丽的裤子,过着奢侈的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腐朽风气的强烈反感。

“侯伯虽多大抵同”这句话则是进一步指出了当时官员的普遍状况。这里的“侯伯”指的是封侯拜相的贵族,他们虽然数量众多,但大都没有什么作为。这两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即权力的集中使得大多数官员失去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旧典此中抡大将,平江英保是元戎”这句话则是诗人对当时选拔将领方式的批评。这里的“旧典”指的是过去的选拔方式,“抡大将”则是指在军队中选拔优秀的将领。然而,这种选拔方式往往只看重个人的才能和资历,而非真正的军事才能。而“平江英保”则是诗人用来指代某个具体人物的例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选拔将领方式的不满和批判。

这首诗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描写和批评,表达了杜甫对于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象敏锐的洞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