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鸟逝无馀,觏者鹙与凫。
青青泽溆毛,刈之粪谁畬。
经过问当年,云兹夙属吴。
归命丧厥仪,长云奄西徂。
抚床竟空言,金陵乃以都。
桓侯威八州,温氏阐雄图。
聆言怆我衷,彷徨感终初。
混一今其时,舟聘非尔虞。
注释如下:
广狱成还南昌候子十首(《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二)
阳鸟逝无馀,觏者鹙与凫。(阳鸟:传说中的一种水鸟。)
青青泽溆毛,刈之粪谁畬。(泽溆:水边的湿地。)
经过问当年,云兹夙属吴。(经过:路过这里。云兹:如此。属:属于。夙:早。)
归命丧厥仪,长云奄西徂。(丧:丧失,失去。仪:礼法。长云:长久的云雾。奄:覆盖。西:向西。徂:去,离去。)
抚床竟空言,金陵乃以都。(抚床:抚摩琴床,指弹琴。金陵:古代南京的别称。)
桓侯威八州,温氏阐雄图。(桓侯:春秋时楚国令尹桓王。威:威力。八州:指当时天下。温氏:指春秋末郑国大夫子产。阐:阐述。雄图:伟大的谋略。)
聆言怆我衷,彷徨感终初。(聆言:倾听别人的话。怆:悲伤。衷:内心。)
混一今其时,舟聘非尔虞。(混一:统一。虞:忧患,祸患。)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诗的原文是:“阳鸟逝无馀,觏者鹙与凫。青青泽溆毛,刈之粪谁畬。经过问当年,云兹夙属吴。归命丧厥仪,长云奄西徂。抚床竟空言,金陵乃以都。桓侯威八州,温氏阐雄图。聆言怆我衷,彷徨感终初。”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 阳鸟逝无馀,觏者鹙与凫。(阳鸟:传说中的一种水鸟。)
- 青青泽溆毛,刈之粪谁畬。(泽溆:水边的湿地。)
- 经过问当年,云兹夙属吴。(经过:路过这里。云兹:如此。属:属于。夙:早。)
- 归命丧厥仪,长云奄西徂。(丧:丧失,失去。仪:礼法。长云:长久的云雾。奄:覆盖。西:向西。徂:去,离去。)
- 抚床竟空言,金陵乃以都。(抚床:抚摩琴床,指弹琴。金陵:古代南京的别称。)
- 桓侯威八州,温氏阐雄图。(桓侯:春秋时楚国令尹桓王。威:威力。八州:指当时天下。温氏:指春秋末郑国大夫子产。阐:阐述。雄图:伟大的谋略。)
- 聆言怆我衷,彷徨感终初。(聆言:倾听别人的话。怆:悲伤。衷:内心。)
- 混一今其时,舟聘非尔虞。(混一:统一。今其:现在。虞:忧患,祸患。)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诗的原文是:“阳鸟逝无馀,觏者鹙与凫。青青泽溆毛,刈之粪谁畬。经过问当年,云兹夙属吴。归命丧厥仪,长云奄西徂。抚床竟空言,金陵乃以都。桓侯威八州,温氏阐雄图。聆言怆我衷,彷徨感终初。”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历史人物和他们事迹的感慨以及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忧虑。全诗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都通过不同的意象和典故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第一部分“阳鸟逝无馀,觏者鹙与凫。”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阳鸟在空中飞翔,而人们则看到了鹙和凫这两种水鸟。这里的“阳鸟”和“鹙”都是水鸟的名字,而“凫”则是一种鸭子的名字。诗人通过对这些水鸟的描绘,引出了下一句的“青青泽溆毛,刈之粪谁畬”。这部分的“青青泽溆毛”,指的是水边湿地上的草地,而“刈之粪谁畬”则是指收割草地后留下的粪便需要谁来清理的问题。这里的“刈”字表示收割,而“粪”字则表示垃圾或者废弃物。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说,人们需要清理收割后的草地留下的粪便,这是一个非常实际且重要的任务。
第二部分“经过问当年,云兹夙属吴。”描述了诗人在路上遇到的人向他询问关于历史上的事情,并告诉他那些事情已经属于了吴国。这里的“经过”指的是路过或行走的过程,而“问当年”则表示向过往的行人提问关于过去的事情。“云兹夙属吴”则是指这些事情早就属于了吴国,这里的“云”字表示陈述、说明的意思,而“夙属”则表示早就属于、属于很早之前的意思。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说,那些事情早已经属于吴国了,这是一个历史的回顾和感叹。
第三部分“归命丧厥仪,长云奄西徂。”描述了诗人因为某种原因而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和礼仪,而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西边。这里的“归命”指的是失去地位或尊严的情况,而“丧厥仪”则是指失去了礼仪或规矩。“长云奄西徂”则是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西边,这里的“奄”字表示覆盖、遮蔽的意思,而“西徂”则表示向西的方向移动。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说,由于某种原因,诗人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和礼仪,而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西边。这是一个对个人命运的描写和感叹。
第四部分“抚床竟空言,金陵乃以都。”描述了诗人在抚摩琴床的时候听到了别人的话语,然后意识到金陵已经成为了首都。这里的“抚床”指的是抚摩琴床的动作,而“竟空言”则表示听到了别人的话语但是没有实质性的内容。“金陵乃以都”则是指金陵已经成为了首都,这里的“金陵”指的是现在的南京,而“以都”则表示成为首都的意思。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说,诗人在抚摩琴床的时候听到了别人的话语,然后意识到金陵已经成为了首都。这是一个对历史变迁的描写和感叹。
第五部分“桓侯威八州,温氏阐雄图。”描述了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文侯(即信陵君)和他的儿子们(即公子)威风凛凛地统治着当时的八个州(即魏国的领土)。这里的“桓侯”指的是魏文侯,而“威八州”则是指他的威望足以影响整个魏国的统治。“温氏阐雄图”则是指温氏家族(即公子)施展了宏伟的谋略来统治国家。这个句子是对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的描述和赞叹。
第六部分“聆言怆我衷,彷徨感终初。”描述了诗人听到别人的言语之后感到悲伤和困惑,并且对自己的处境感到迷茫和不安。这里的“聆言”指的是倾听别人的言语,而“怆我衷”则表示内心的悲痛和困惑。“彷徨感终初”则是指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不安。这个句子是对诗人内心感受的描述和感叹。
第七部分“混一今其时,舟聘非尔虞。”描述了当前的历史形势是统一的时代,而船只航行不需要担心被敌人所威胁(即不虞)。这里的“混一”指的是统一的时代,而“舟聘”则是指船只航行不需要担心被敌人所威胁。“非尔虞”则表示不需要担心敌人的威胁。这个句子是对当前时代形势的描述和感叹。
第八部分“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句话是对全诗内容和结构的总结性描述,指出了这首诗是杜甫的作品,并且采用了五言诗的形式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国家统一的期望和担忧,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杜甫的思想感情和他所处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