骝马向风嘶,银鞍翻玉蹄。
结装紫薇下,别我绿杨西。
记室发点漆,参军髯过脐。
冯唐莫恨老,神物不终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诗中意象、评价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考生赏析“神物不终泥”一句的内容与作用。然后根据诗句理解其意境,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骝马向风嘶,银鞍翻玉蹄。”这四句写张小山骑马入朝的情景。诗人以骏马作伴相送,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首句点明送别时的时间和天气,即在初春时节,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第二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马儿昂首嘶鸣,银鞍翻动着白玉般的马腿。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一匹骏马写得有情有义,仿佛是一匹懂礼数、识大体的君子。第三句描写送别的地点,即紫薇树荫之下,一个清雅宁静的环境,使即将离去的朋友感到留恋之情更加浓厚。第四句写别后的依依不舍,绿杨树影里,友人将要离去,作者伫立目送。

“结装紫薇下,别我绿杨西。”这两句写饯别的地点和时间。紫薇树荫之下,别我于绿杨树影之中。紫薇花为落叶灌木植物,夏秋开花,色呈紫色,故名紫薇。古人认为紫薇花象征吉祥如意,常用来表示祝福。紫薇树下结装上,暗示了朋友将离京赴任,离别之际,不忍割舍之情油然而生。“别我绿杨西”既表明饯别的具体地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作者在这里巧妙地用典,既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情,又暗寓着诗人自己仕途不达的隐衷。

“记室发点漆,参军髯过脐。”这两句写张小山的外貌。张小山身穿朝服,头发梳成两鬓,胡须长到肚脐。“点漆”即点漆之笔,代指毛笔,这里用来代指文官。参军是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之一,长官称校尉,副手称副校尉,统称为“校刀”。参军是校刀中的副职军官,相当于现在的营长。这两句通过描写张小山的装束以及仪表举止,突出了他的儒雅风采。

“冯唐莫恨老,神物不终泥。”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篇议论诗。《汉书.魏相传》载:“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意思是冯唐容易衰老,而李广难以封侯。作者在此借古讽今,以冯唐自比,表达自己希望张小山不要因年老而灰心丧气,要像冯唐一样保持壮志,继续奋斗。同时,“神物不终泥”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希望张小山不要被现实的挫折和打击所击倒,要像那些不朽的神仙一般,不被世俗污染。

【答案】

译文:

骏马向风嘶叫着,银鞍翻起白玉般马蹄。

紫薇树下我们分手告别,绿杨树西头你就要离去。

记得当年你曾发奋读书,参军胡子长得拖到肚脐上。

希望你不要因为年老而失望,像冯唐一样保持壮志。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篇议论诗。诗人以骏马作伴相送,形象地表现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首句点明送别时的时间和天气,即在初春时节,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第二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马儿昂首嘶鸣,银鞍翻动着白玉般的马腿。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一匹骏马写得有情有义,仿佛是一匹懂礼数、识大体的君子。第三句描写送别的地点,即紫薇树荫之下,一个清雅宁静的环境,使即将离去的朋友感到留恋之情更加浓厚。第四句写别后的依依不舍,绿杨树影里,友人将要离去,作者伫立目送。

“结装紫薇下,别我绿杨西。”这两句写饯别的地点和时间。紫薇树荫之下,别我于绿杨树影之中。紫薇花为落叶灌木植物,夏秋开花,色呈紫色,故名紫薇。古人认为紫薇花象征吉祥如意,常用来表示祝福。紫薇树下结装上,暗示了朋友将离京赴任,离别之际,不忍割舍之情油然而生。“别我绿杨西”既表明饯别的具体地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作者在这里巧妙地用典,既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情,又暗寓着诗人自己仕途不达的隐衷。

“记室发点漆,参军髯过脐。”这两句写张小山的外貌。张小山身穿朝服,头发梳成两鬓,胡须长到肚脐。“点漆”即点漆之笔,代指毛笔,这里用来代指文官。参军是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之一,长官称校尉,副手称副校尉,统称为“校刀”。参军是校刀中的副职军官,相当于现在的营长。这两句通过描写张小山的装束以及仪表举止,突出了他的儒雅风采。

“冯唐莫恨老,神物不终泥。”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篇议论诗。《汉书.魏相传》载:“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意思是冯唐容易衰老,而李广难以封侯。作者在此借古讽今,以冯唐自比,表达自己希望张小山不要因年老而灰心丧气,要像冯唐一样保持壮志,继续奋斗。同时,“神物不终泥”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希望张小山不要被现实的挫折和打击所击倒,要像那些不朽的神仙一般,不被世俗污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