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恶姑恶,小姑刺龊姑不乐。新妇早煮餔,低声奉小姑。
【注释】姑:婆婆,指丈夫的母亲。恶:讨厌、不和。刺龊:缝纫时针线交错的样子。餔(yín):用面制成的食物。
【赏析】这是一首讽刺小辈的诗。小姑对婆婆不恭顺,婆婆就借机骂她,说她“刺”,即针线交错,缝纫不正;“龊”,即衣服不整齐。这首诗是写婆婆教训小姑的。小姑不服气,回敬婆婆说:“新妇早煮餔。”意思是:“我早已把饭做好了。”婆婆听后,只好又气又羞地骂道:“低声奉小姑!”意思是:“低了头,恭敬地奉侍你。”全诗以对话的形式,通过婆婆和小姑之间的互相责难,刻画了她们性格上的尖锐矛盾。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口语,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充分表现了古代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禽言四首
鸟鹊相呼告,群鸣戏林薄。
夫君起田中,田妻望夫还。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南北更相望,飘若断丝飞。
东西各分离,乖如异根枝。
流漂从此去,行行达天涯。
骨肉久不贱,云罗无相见!
【注释】禽言:鸟鸣。薄:树丛。
【赏析】这四首诗都是咏叹妻子思念丈夫的。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鸟鹊的叫声拟人化,赋予它们夫妻间相思的情绪,使诗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鸟鹊的叫声拟人化,赋予它们夫妻间相思的情绪,使诗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三十卷。这些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简练而富于节奏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了解我国远古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诗经》分为十五大类,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地方民歌,“雅”是周朝宫廷乐歌,“颂”是祭祀时的歌舞曲。其中“风”又有所谓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雅南”、“雅北”,合称“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四十篇。这些诗歌多采用赋、兴、比的表现手法,并讲究押韵和句法结构。《诗经》不仅在我国文学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它的现实主义精神也给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同时,《诗经》也是研究上古社会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观念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