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八月潮水来,蛟龙奋怒涛为雷。天旋地拆不可止,此中云有鸱夷子。
何不张尔弓挟尔矢,射杀鸱夷潮可止。君不见潮水年年八月来,万努射潮终不回。
【解析】
“射潮”是诗题,写钱塘江潮水来势汹涌,气势磅礴。
“钱塘八月潮水来,蛟龙奋怒涛为雷。”钱塘江口,江面宽阔,江潮汹涌澎湃,浪击崖石,飞沫直上,如雷轰鸣。诗人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潮水图景。
“天旋地拆不可止,此中云有鸱夷子。”诗人想象钱塘江潮水如发怒的蛟龙,翻江倒海,势不可挡,而江潮中却藏有一只巨大的鱼,这只巨大的鱼就是传说中鸱夷子(鸱夷,即鸱鸟和鱼)的形象。
“何不张尔弓挟尔矢,射杀鸱夷潮可止。”面对如此汹涌澎湃的江潮,诗人感到无可奈何,他幻想着用弓箭射死那只巨大的鱼来阻止江潮。
“君不见潮水年年八月来,万弩射潮终不回。”诗人感叹说:你每年八月都来到人间,尽管我用无数支箭射你,你终究不会停止前进。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赞美之情。
【答案】
八月钱塘江上潮,江水汹涌似蛟龙。巨鱼藏于潮水间,箭矢难阻其前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钱塘江潮水的描述。首联写潮水的壮阔;颔联想象潮水中藏有巨大鱼形的怪物;颈联运用典故,借典抒志;尾联表达对自然威力的赞叹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