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从月朔涉芳园,雨露凄其对此轩。
鸟绕深枝啼不定,梦依修竹泪偏翻。
居遥曾莫馀三里,音隔那当是九原。
共被贻谋犹未振,门庭偏愧雀罗喧。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次叔父思亭原韵
每从月朔涉芳园,雨露凄其对此轩。
鸟绕深枝啼不定,梦依修竹泪偏翻。
居遥曾莫馀三里,音隔那当是九原。
共被贻谋犹未振,门庭偏愧雀罗喧。
注释:
每从月朔涉芳园:每月初一或十五时,我都会来到这个美丽的花园。
雨露凄凉此轩:雨水和露水使得这个地方显得格外凄凉。
鸟绕深枝啼不定:鸟儿在深树枝头盘旋,不停地叫着,声音听起来很不稳定。
梦依修竹泪偏翻:梦中我依偎在修长的竹子旁,泪水不禁打湿了衣衫。
居遥曾莫馀三里:距离家乡很远,已经走了三里路。
音隔那当是九原:声音隔着山峦,仿佛是九泉之下的故乡。
共被贻谋犹未振:我们共同承担着家族的遗志,但似乎还没有完全振作起来。
门庭偏愧雀罗喧:家门前的雀罗树上有很多麻雀在争抢食物,这让我感到有些惭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家园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他对家族遗志未竟的无奈和自责。首句“月朔涉芳园”,描绘了诗人每次来到花园的情景,月朔即每月初一或十五,说明这是诗人固定的习惯。次句“雨露凄其对此轩”,则进一步渲染了花园的凄凉氛围,雨露使得这个地方更加显得忧郁。接着,“鸟绕深枝啼不定”和“梦依修竹泪偏翻”两句,通过鸟儿和梦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最后两句“居遥曾莫馀三里,音隔那当是九原”和“共被贻谋犹未振,门庭偏愧雀罗喧”表达了诗人对家族责任的承担和对自己表现的自责。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