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朝予告辞三楚,帝子遗书问一丘。
曾赋小山丛桂树,还教幽壑耸岑楼。
窗含雪岭翻乌鹊,栋倚云峰碍斗牛。
罗列石林争献巧,却疑江上即沧州。
【注释】
圣朝:指唐代,当时唐王朝。辞三楚:离开湖南长沙一带的三郡(今岳阳、益阳、湘阴),到长安为官。帝子:皇帝之子,指唐玄宗。遗书:书信。一丘:隐士居所。曾赋小山丛桂树:曾写过《小山丛桂树》的诗。岑楼:高耸入云的山峰上的楼台。窗含雪岭翻乌鹊:窗子上好像看到了雪山上翻飞的乌鹊。窗含:窗户内看出去。雪岭:指终南山,终南山上有积雪。翻:翻动。乌鹊:乌鸦。栋倚云峰碍斗牛:大梁高耸,仿佛靠着云层,挡住了天上的牛星和斗星。栋:屋脊。云峰:云中高峰。斗牛:《史记·天官书》:“参为白虎,曰天庭;角为玄武,曰地户。”后以“斗牛”借指天上的星星。石林:奇形怪状的岩石。争献巧:争着向人展示自己的巧妙之处。沧州:佛家语,指极乐世界。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当时杜甫在成都居住两年,过着隐居的生活。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以及他对生活的感受,充满了对自然美和人情美的赞美之情。
首联“千岁楼成作”,意思是这座千岁的楼房建成了。这里用“千岁”来修饰楼房,表现了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作”字则给人一种即将到来的感觉,暗示着这座楼房将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颔联“圣朝予告辞三楚,帝子遗书问一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他告别了三楚这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城市,但心中却始终牵挂着家乡的一丘之地。这种情感既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也展示了他作为朝廷重臣的责任担当。
颈联“曾赋小山丛桂树,还教幽壑耸岑楼”。“曾赋小山丛桂树”,这句诗的意思是曾经创作过《小山丛桂树》这首诗。而“还教幽壑耸岑楼”则是说诗人还教导人们要像诗人一样,在幽静的山谷中建造起巍峨的高楼。这里的“教”字表明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具有指导作用。
尾联“窗含雪岭翻乌鹊,栋倚云峰碍斗牛”。“窗含雪岭翻乌鹊”,意思是透过窗户可以看到终南山上的雪岭上翻飞的乌鸦。而“栋倚云峰碍斗牛”则是说房屋的大梁高高耸立,好像靠着云层,挡住了天空中的牛星星和斗星星。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及其感受,充满了对自然美和人情美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创作来影响他人,传达了他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