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统年来诏敕殷,中书省里事纷纭。
昨朝传出宫中旨,江浙支盐数万斤。
【注释】
诏敕:皇帝的命令。中书省: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为“三省”之一。事纷纭:事情复杂、纷繁。江浙:今浙江及江苏一带。支盐:指从江浙调运盐来供应京城的需要。
【赏析】
是一首讽刺诗。诗人通过揭露元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表达了自己对时政的愤慨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全诗用笔简洁明快,语言通俗易懂,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元统年来诏敕殷,中书省里事纷纭。
昨朝传出宫中旨,江浙支盐数万斤。
【注释】
诏敕:皇帝的命令。中书省: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为“三省”之一。事纷纭:事情复杂、纷繁。江浙:今浙江及江苏一带。支盐:指从江浙调运盐来供应京城的需要。
【赏析】
是一首讽刺诗。诗人通过揭露元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表达了自己对时政的愤慨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全诗用笔简洁明快,语言通俗易懂,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和白香山何处难忘酒六首 其四 重阳戏马台边菰蒲水落 橘柚待霜催蟋蟀声老 茱萸几回插无黄菊谁开 诗句释义 1. 何处难忘酒,重阳戏马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重阳佳节的记忆,以及在戏马台上饮酒的情景。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常与登高、赏菊等活动相关联,而戏马台则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诗人在此饮酒庆祝。 - 解析:此处的“何处难忘酒”可能指的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注释: 何处难忘酒,初秋暑尚存。 在何处都忘不了那美酒啊,初秋的暑气还残留着。 双星渡银汉,微月照黄昏。 两颗星星渡过了银色的银河,月亮照耀着黄昏时分。 瓜果排中閤,笙歌拂小轩。 桌子上摆放着各种美味的水果,小轩里传出了欢快的笙歌声。 此时无一盏,何以待天孙。 这个时候没有酒杯,我该如何招待天上的织女呢? 赏析: 这首诗是和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一起写的,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
注释: 何处难忘酒,寒窗一局棋。 新篘开竹叶,老树发梅枝。 拨火煨霜芋,围炉咏雪诗。 此时无一盏,虚度小春时。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生活琐事的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温馨、宁静的夜晚。 首句“何处难忘酒”,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寒冷的冬夜,一杯热酒可以驱散寒冷,让人感到温暖。 次句“寒窗一局棋”,描绘了一幅安静的画面。在寂静的夜晚,人们往往喜欢在下棋来消磨时间
注释:在何处难忘酒,我遥想登上庾亮楼。歌声传上界,笑语在瀛洲。玉宇晴空无限远,冰轮夜晚永不落。此时没有一盏灯,怎么能享受中秋月? 赏析:诗人通过想象和联想,以超脱现实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遥登庾亮楼”的想象,是诗人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他希望过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远离尘世的喧嚣。这种思想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注释】 何处难忘酒:即《和白香山何处难忘酒六首》诗中的“何处难忘酒”,是诗人自喻,意指自己对酒的依恋。 凤帏:指皇后所居的宫殿内帷帐,这里比喻酒席。 管弦:指古代乐器笙、瑟等发出的乐声。 猎骑:指打猎的人。 羊角旋风起:形容雪下得大而急,像羊角一样。 鹅毛大雪飞:形容雪花大而密,像鹅毛一样飘洒。 无一盏:没有喝上一杯热酒。 黑貂衣:黑色的貂皮衣服。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深冬时节
第一首:三月风和散曲尘,枝枝垂地每伤神。为君系得春心住,忍折长条送远人。 注释:春风和煦,柳树的枝条随风飘动,尘土飞扬。每看到柳枝垂下,都感到伤感。我为你拴住了春天的心情,不忍折断柳条送给你远方的朋友。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春天里看到柳枝垂下的情景,以及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朋友的思念。诗人用“为君系得春心住,忍折长条送远人”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厚意,以及他不愿折断柳枝送给朋友的情感
【注释】 (1)宛转:曲折,回旋。罥:缠绕。 (2)渭城: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是古时送别之地。 (3)征衫:远行者的衣袍。点得:用细线缝缀。 (4)阳关:古乐曲名,调高亢激越。 【赏析】 这是一首咏唱离别的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情景交融。 “柳枝歌三首”是《乐府诗集》卷四十四所载的《子夜四时歌》,共十八曲,分别以春、夏、秋、冬四季为题。本篇即其中之一,属《东门行》。此诗以柳枝起兴
注释: - 花簇香钩浅浣尘,轻风微露石榴裙。金莲自是悭三寸,难载盈盈一段春。 - “花簇”形容绣鞋上精美的花卉图案。 - “香钩”指的是绣鞋上的花纹,像是被香气勾勒出的一样。 - “浅浣尘”意味着绣鞋虽然经过了洗涤,但仍然保持了原有的色泽。 - “轻风微露石榴裙”暗示着绣鞋在轻风中微微露出,就像石榴裙一样美丽动人。 - “金莲自是悭三寸”,这里的“悭”是吝啬的意思,形容绣鞋的尺寸有限
元宫词 地寒不种芙蓉树,土厚宜栽栝子松。 清晓内官呼彩緌,各官分赐牡丹丛。 注释: 地寒不种芙蓉树:土地寒冷,不适合种植芙蓉(一种植物名),而应该栽种适合在温暖湿润条件下生长的栝子松。 土厚宜栽栝子松:肥沃的土地适合栽种栝子松。 清晓内官呼彩緌:清晨,宫内宦官们呼唤着彩旗飘飘。 各官分赐牡丹丛:各个官员分别得到了牡丹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宫廷中的景象
柳枝歌三首 苏小门前万缕垂,白家园内两三枝。 听歌看舞人何在,惟有东风展翠眉。 【注释】 苏小:即苏蕙,三国吴女子。相传她与情人秦嘉相爱,但为父母所不容,乃织锦为回文诗寄情于夫。其词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诗即用此意。 万缕垂:形容柳条垂挂如丝缕。 两三枝:指柳树稀疏。 听歌看舞:形容歌舞热闹。 惟:只、仅。 【赏析】 本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以景衬人
【注释】 元宫词:宫廷中的诗词。 宝殿遥闻佩玉珊:在宫殿的深处,远远听到佩玉的声音。 侍朝常是奉宸欢:在朝中,经常是奉承君主的快乐。 要知各位恩深浅,只看珍珠罟罟冠:想知道谁对陛下更有恩情,只看他的官帽上的珍珠。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宫中官员们为奉承皇帝而作诗,他们表面上恭维皇帝,但实际上都是出于私心。诗中通过对官员们的描绘,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和腐败。 第一句“宝殿遥闻佩玉珊”
元宫词 昨夜得佳人,太半称奇氏亲。 最苦女官难派散,总教送作二宫嫔。 注释 - 昨朝:昨日早晨。 - 高丽女:指来自高丽国的美女。 - 太半:大部分或绝大部分。 - 咸:都。 - 奇氏亲:特殊的亲属关系。 - 最苦:非常痛苦。 - 女官:皇宫中的女官。 - 难派散:难以分配。 - 二宫嫔:成为皇帝的后宫嫔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代宫廷中的场景,通过一位新来的高丽美女被选入皇宫的故事
元宫词 莴苣颜色熟樱桃,树底青青草不薅。 生怕百禽先啄破,护花铃索胜琅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中植物的生长状态和鸟类的生活习性。首句“莴苣颜色熟樱桃”,形象地描绘了莴苣成熟时的颜色,如同熟透的樱桃一样鲜艳诱人。而“树底青青草不薅”则展示了宫廷中草地的茂盛,无需修剪,任由自然生长。 最引人注目的是后两句:“生怕百禽先啄破,护花铃索胜琅璈
【注】: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四月初。内园,指宫中园林。张盖,张开伞盖。三宫,指皇帝的后、中、东三个皇后的住所。 译文:谷雨时节天气尚寒,梨花已落花事了结,杏花也已败谢凋零。 宫内花园里三宫皇后一起宴饮,细乐声声,人们争相欣赏牡丹花。 赏析:这首诗写宫廷生活,描绘的是元代皇宫中春天的景象,反映了宫廷生活的豪华和享乐。首句写“天时”,点出“春”字;次句写“景”:“尚薄寒”是说虽值谷雨时节
【注释】 元宫:指金朝的皇宫。 伎女:宫廷艺人。紫衣、小髻、青巾:古代对宫女、乐工等的服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元宫里艺人穿着的诗,从衣着上看,元代统治者对民间艺术十分尊重和喜爱,所以艺人的装束与民间大为不同。全诗语言平实,却能形象地描绘出当时元宫廷艺人的服饰特点及当时的风尚。 首句“新颁式样出宫门”,说的是元宫中颁布新式样的服装。这种新样式,是从民间传来的,故说“出宫门”
诗句:梦觉银台画烛残,窗前风雪满雕栏。 译文:我在梦中醒来,看到银台的蜡烛已经燃烧殆尽,窗外是纷飞的雪花和冰冷的栏杆。 注释:元宫词,明初宫廷中的一首长诗,共有一百三首,描述了宫中的生活。梦觉,指在梦中醒来;银台,指皇帝的宫殿,此处特指宫廷中;画烛残,形容蜡烛燃烧到只剩下一点;风雪满雕栏,形容外面的风雪很大,使得雕花的栏杆都积满了雪。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梦中醒来时,看到的宫廷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