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桑树深,犬卧苔花湿。
何处课春耕,独倚斜阳立。

【注释】

南亩:指田。课春耕:督促农人耕作。何贰守:即何澹。

何澹(981—1041),字晦之,号东岩,抚州宜黄(今江西)人。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历任大理司直、集贤校理、监察御史等职。元祐初年为中书舍人。后以言事被贬谪,卒于惠州。诗作多反映当时政治黑暗、民生凋敝的现实。

【译文】

鸡叫桑树深处,狗卧苔花湿透。

何处督促春耕?独倚斜阳立。

【赏析】

《南畇》是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何澹所作的一组四首咏物诗。“南亩”是指田间的田地。这组诗写桑、犬、日三物,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农村的生产活动和农村生活。

诗的第一句“鸡鸣桑树深”,写的是天刚破晓,公鸡报晓的叫声从桑林深处传来,这时人们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第二句“犬卧苔花湿”写的是清晨时分,一只狗躺在潮湿的苔藓上休息。这句诗描绘的是一幅宁静的乡村早晨图景,诗人在这里用“犬卧苔花湿”来表现乡村生活的平静与安逸。第三句“何处课春耕”,写的是农民在田间劳作,不知何处正在忙碌地耕作着春天的庄稼。这句诗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独倚斜阳立”写的是一个人独自站在斜阳下,显得有些孤单。这句诗描绘的是一幅孤独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一画面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之情。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多的修饰,却能深刻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通过对桑、犬、日三物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的生产活动和农村生活,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与同情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