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抱空虚,暇日阻游豫。散帙散余清,泛瑟销遗虑。
纤荣吐芳辰,弱华裛清曙。丹葩曜春曦,白杨号日暮。
层空瞀归云,修岑嗳行雾。引领洞庭涯,徘徊不能去。
借问此何为,婴以世网故。柱下徒栖栖,功业未由树。
怅哉揽辔途,漠尔埋轮路。休浣循予躬,且诵《闲居赋》。

【注释】

闲咏 —— 闲暇时吟咏。

寂寂抱空虚,暇日阻游豫 —— 孤独寂寞,空自怀抱着空旷。闲暇的日子,阻遏了游赏娱乐。

散帙散余清 —— 散开书卷,散发着清凉的气息。

泛瑟销遗虑 —— 弹奏起琴瑟,消解了忧虑。

纤荣吐芳辰,弱华裛清曙 —— 纤细的花朵吐露出芬芳,娇美的花朵在清晨沾满了露水。

丹葩曜春曦,白杨号日暮 —— 鲜艳的花朵照耀着春天的阳光,苍劲的杨树呼唤着太阳西坠。

层空瞀归云,修岑嗳行雾 —— 天空中飘浮着层层云雾,高耸入云的山峰弥漫着薄雾。

引领洞庭涯,徘徊不能去 —— 我引颈仰望洞庭湖的边际,徘徊留恋,不忍离去。

借问此何为,婴以世网故 —— 请问这是为了什么?是因为世间的羁绊束缚的缘故。

柱下徒栖栖,功业未由树 —— 只是空有志向却无所作为,功名事业无从树立。

怅哉揽辔途,漠尔埋轮路 —— 我惆怅地回顾车马的路途,茫然地埋没了车轮的道路。

休浣循予躬,且诵《闲居赋》 —— 休息洗浴,遵循我的身心,暂且诵读《闲居赋》。

【赏析】

此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闲逸之中,偶有所感而作,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首句“寂寂抱虚”,写诗人独自坐在书房里,抱着空虚的心境,悠闲自在。这两句是说,诗人独坐书房,面对四壁,没有世俗烦扰,也没有尘俗的干扰,只感到四周一片虚无。“寂寞”是诗人此时的心情,也是全诗的基调。“暇日阻游豫”,这句写诗人在空闲的时间里没有游玩的乐趣。

三、四句是说,打开书卷,书卷散出清新之气;弹奏琴瑟,消释了心中的烦恼。“散”、“销”二字用得很巧妙,既写出了琴瑟声的悦耳动听,又写出了弹琴之人内心的愉悦舒畅。

五、六句写景。这两句是说,花蕊在早晨开放,散发着清香;嫩叶在清晓时分被露珠润湿,散发出一股清香。诗人在这里用“吐芳晨”和“裛清曙”两处动词,将花蕊与嫩叶比作人一样,把花蕊、嫩叶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它们的美丽动人。

七、八句写物。这两句的意思是:艳丽的花儿在阳光下闪耀,挺拔的杨柳发出阵阵响声,仿佛在呼唤太阳西落。“丹葩”指艳丽的花朵,“白杨”即高大的杨柳。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物与人合二为一,赋予物以人的感情,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九、十句写物。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洞庭”比作“层空”,“白杨”比作“修岑”。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渺无边,而且通过比喻,表现了白杨的高大威武,同时也暗含诗人对白杨的赞美之情。

十二句写意。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洞庭”比喻为“归来的云”,将“白杨”比喻为“行雾”。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白杨的高耸入云,而且通过比喻,表现出了白杨在风雨中的坚韧不屈。同时,这两句也暗含了诗人对白杨的赞颂之情。

十四句写意。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洞庭”比喻为“归云”,将“白杨”比喻为“行雾”。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白杨的高耸入云,而且通过比喻,表现出了白杨在风雨中的坚韧不屈。同时,这两句也暗含了诗人对白杨的赞颂之情。

十五、十六句写意。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洞庭”比喻为“归来的云”,将“白杨”比喻为“行雾”。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白杨的高耸入云,而且通过比喻,表现出了白杨在风雨中的坚韧不屈。同时,这两句也暗含了诗人对白杨的赞颂之情。

十七句写意。这两句是说,我抬头仰望洞庭湖的边际,但久久徘徊而不能离去。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又表达了他内心的无奈。

十八、十九句写意。这两句是说:“请问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世间的羁绊束缚。”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满,又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十句写意。这两句是说:“柱下徒栖栖”,只是虚度年华;“功业未由树”,自己的功业尚未建立。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又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期待。

二十一、二十二句写意。这两句是说:“惆怅地回顾车马的路途,茫然地埋没了车轮的道路。”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又展示了他的情怀。

二十三、二十四句写意。这两句是说:“暂时停止下来休息洗浴,遵循我的身心,暂且诵读《闲居赋》。”这两句既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安排,也是他对自己的期望。

这首诗以抒情为主,兼有叙事的成分。诗人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