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梅将尽,中庭尚一枝。
不娇偏爱瘦,无艳故多姿。
笛韵从风乱,香魂入梦思。
玉人何处是,惆怅月明时。

【赏析】

此诗写梅,以梅喻人。咏梅不重形貌而重精神,不尚艳丽而尚高洁,不慕富贵而爱清贫,不贪享乐而求淡泊,不拘小节而守大义,不图虚名而求实绩,不图名利而求人格。诗人赞美梅花的品格,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寄寓着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起句“春半梅将尽,中庭尚一枝”,是说到了春天的一半,梅花已经快要凋谢了,庭院里只余下一株梅树,这株梅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这是对梅花生命力的赞美。“春半”即暮春时节。这时,百花已过盛开之时,但梅花却依然傲然绽放。诗人以景托情,通过梅花旺盛的枝干与凋零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来表达自己不畏强手、敢于进取的精神。

次句“不娇偏爱瘦,无艳故多姿”,是说梅树虽然并不娇媚柔弱,但却显得格外俊秀挺拔;它并不追求浓妆丽质,却自有一番风雅之姿。诗人用“不娇”“偏爱”“无艳”来形容梅树,突出了它的高洁品格。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不随波逐流、保持本色的人生态度。

第三句“笛韵从风乱,香魂入梦思”,是说风吹过梅林,笛声悠扬,花香四溢,使诗人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之中。这里的“香魂”指的是梅花的香气,它如同灵魂一样弥漫在空气中,让人陶醉其中。这句诗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和动人的氛围,进一步展现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第四句“玉人何处是,惆怅月明时”,是说不知梅花的美人儿究竟藏匿在何处,只能在明亮的月光下独自惆怅。这里的“玉人”指代的是那些如梅花般美丽、如玉般清纯的人。这句诗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和动人的氛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哀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梅花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寄托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