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盈抱向谁开,回首衡阳雁不来。
三十功名淹海国,百年心事吊荒台。
壮怀自觉愁中尽,薄鬓偏从病里催。
世路行藏须努力,月明北望转徘徊。
【注释】
- 寄怀乾岳年兄:写给寄居在乾州、号为“乾岳”的哥哥。年兄,即年老的友人。
- 三十功名淹海国:指三十年的功名被淹没在茫茫大海里,形容功业未成,壮志难酬。淹,淹没。
- 百年心事吊荒台:指一生心愿系念着荒废的故土。吊,怀念。
- 壮怀:壮阔胸怀。自觉愁中尽:自己认为忧愁已消。
- 转:反而(指心情)。徘徊:犹豫不决,不决定主意。
【译文】
满腔的思念向谁倾诉开去,回头望见衡阳雁儿飞过,却不再回来。
三十年的功业淹没在海一样的广阔天地,百年来的愿望只能寄托在荒凉的台子上。
壮阔的胸怀感到忧愁都消失了,鬓角的头发却因疾病而提前变白。
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和行为必须努力追求,只有到了月光明亮的时候,我才会犹豫不定,久久徘徊。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作者写给他远在他乡的朋友乾岳年兄的。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国家、对事业、对自己前程的忧虑与无奈。
首联以“相思盈抱向谁开”开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他满腔的思念无法向任何人倾诉,只能独自承受。这种孤寂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样是表达一种无法排遣的乡愁。
颔联“回首衡阳雁不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衡阳是古代著名的地名,也是诗人家乡的象征。在这里,诗人用“衡阳雁不来”来象征朋友的缺席,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牵挂和担忧。
颈联“三十功名淹海国,百年心事吊荒台”则表达了诗人对功业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里的“三十功名淹海国”指的是诗人三十年来的努力和成就,但最终却被淹没在广阔的大海里,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而“百年心事吊荒台”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担忧,他认为自己的心愿只能寄托在荒废的台子上。这种担忧和忧虑,既源于对个人前程的考虑,也源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尾联“壮怀自觉愁中尽,薄鬓偏从病里催”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壮怀”指的是诗人的豪情壮志,而“自觉愁中尽”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虽然有豪情壮志,但在忧愁面前逐渐消失。而“薄鬓偏从病里催”则是说,由于长期的忧思和劳累,诗人的鬓角已经变得稀疏,甚至出现了白发。这既反映了诗人的辛酸历程,也体现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念。
最后一句“世路行藏须努力,月明北望转徘徊”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展望。这里的“世路行藏须努力”强调了诗人在人生路上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前行的决心和信念。而“月明北望转徘徊”则表达了诗人在月光明亮的夜晚,依然犹豫不决,无法做出决断的状态。这种徘徊和犹豫,既是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也是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希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