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手悲歌出帝都,几行愤泪洒征途。
中朝豺虎方盈阙,东土烽烟又逼吴。
报国独留知己在,酬恩忍使至尊孤。
云霄事业看雄剑,吊古惟应问烈夫。
解析
序
丙寅三月十五日余被逮越宿朱德升朱完天邹虚王殷汝劼同卧县署相对谈笑虚王汝劼各出素扇索书遂录壬戌南还留别文起孟长之作嗟乎在今日又增一罪案矣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作者在被捕后,与其他官员共度时光并相互安慰的情境。
抗手悲歌出帝都,几行愤泪洒征途。
抗手悲歌出帝都,几行愤泪洒征途。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从皇宫出来,带着悲伤和愤怒的情绪踏上了征途。
中朝豺虎方盈阙,东土烽烟又逼吴。
中朝豺虎方盈阙,东土烽烟又逼吴。
这首诗描绘了国家政治腐败,奸臣当道,外有战事威胁,形势严峻。
报国独留知己在,酬恩忍使至尊孤。
报国独留知己在,酬恩忍使至尊孤。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虽为国家尽忠,但因忠诚而遭忌恨的无奈。
云霄事业看雄剑,吊古惟应问烈夫。
云霄事业看雄剑,吊古惟应问烈夫。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英雄的敬仰。
注释
- 丙寅三月十五日:指的是明朝万历四十六年三月十六日,这是诗人杨慎被捕的时间。
- 朱德升、朱完天、邹虚、王殷汝劼:这些人都是当时参与政治斗争的人物,他们与诗人一同被逮捕。
- 中朝:指当时的朝廷。
- 豺虎:形容当时朝廷中的奸臣。
- 东土:指中国,这里指明末清初的战争区域。
- 报国:为国家效力。
- 酬恩:报答国家的恩情。
- 云霄:比喻高远的事业或理想。
- 吊古:哀悼历史,这里可能指的是对历史英雄的敬仰。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明朝末年的政治腐败、国家危机和个人忠诚的矛盾。诗人用“悲歌”、“愤泪”等字眼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不满和忧虑。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正义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