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重把袂,兹意有消巾。
春去悲游子,书来见故人。
风尘虚倚剑,日月负垂纶。
一别清江上,年华几白蘋。

《寄陆子》

何时重把袂,兹意有消巾。

春去悲游子,书来见故人。

风尘虚倚剑,日月负垂纶。

一别清江上,年华几白蘋。

【注释】

  • 何:何时。
  • 重:再次。
  • 袂(mèi):衣袖。
  • 兹(zī)意:此意。
  • 消:消磨。
  • 春去:春天过去。
  • 悲:悲伤。
  •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 书来:书信到来。
  • 故人:老朋友。
  • 倚剑:佩剑。
  • 日月:比喻时光、岁月。
  • 负:辜负。
  • 垂纶(wěi lún):钓鱼。
  • 白蘋(bái pín):水边草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以“寄”字为线索,通过描写诗人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首句“何时重把袂”,诗人询问何时能再次相聚,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深。次句“兹意有消巾”,诗人感叹这份友情如同消减的青丝,难以割舍。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相聚时刻的期盼,也有对友情消逝的感慨。

第三句“春去悲游子”,诗人回忆起春天离去时的情景,那时游子们离别家乡,心中充满了悲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游子的同情和理解,也展现了诗人对游子们命运的关切之情。

第四句“书来见故人”,诗人期待着书信的到来,希望与老朋友相见。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

第五句“风尘虚倚剑”,诗人感叹岁月蹉跎,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担忧。

第六句“日月负垂纶”,诗人感叹时光荏苒,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垂钓消遣。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无奈。

最后一句“一别清江上,年华几白蘋”,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感叹岁月无情,年华易逝。这句诗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通过对友情的描绘和对时光的感慨,诗人抒发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生旅途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感悟和艺术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