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阳春调,来同此夕歌。
地能燕市有,人得楚狂多。
把盏青天坠,题诗紫石磨。
一呼去魍魉,词组即江河。

【注释】

阳春:春天,这里指美好的时光。

燕市:古地名,今河南大名县一带为古燕国地,后为燕地,故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

楚狂:指《楚辞》中的屈原,战国时楚国人,曾作《离骚》、《天问》等长篇抒情诗。

紫石:山名,在今陕西户县西南。

魍魉: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凶恶的鬼怪。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首四句写诗人与友人张元善、吴明卿、王世贞再游张园,欣赏美景,饮酒赋诗。五、六两句写他们饮酒作诗,把盏题诗。末两句写酒入愁肠化作词章,一挥即成,如江河奔腾。全诗意境优美,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小品诗。

诗的开头一句“何处阳春调”,点出这次聚会的时间是在春天。“来同此夕歌”,说明聚会是在晚上。“地能燕市有,人得楚狂多”,是说这次聚会,地点虽然不在燕市(今北京),但聚集了众多的文人雅士;而这些人,都像古代的“楚狂”一样狂放不羁,高傲洒脱。这两句是说,尽管聚会没有在燕市(今北京),但却有这么多文豪雅士参加,而且都是狂放不羁、高蹈绝俗的人。这种狂放不羁、高蹈绝俗的精神,就是诗人所追求的。

“把盏青天坠,题诗紫石磨。”意思是举杯畅饮,酒杯从天上落下,诗句在紫石上磨过。这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表明了他对世俗的不屑一顾。因为诗人认为,人生短暂,何必过于在意世俗的得失呢?

“一呼去魍魉,词组即江河。”意思是一声呼喊,就能驱散邪恶的鬼怪,而诗人的词章就像江河一样奔腾不息。这句诗既是对前面诗句的回应,也是诗人自我表现的需要。他通过自己的诗词创作,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豁达、旷达和超脱。

这首诗是一首小品诗,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这次聚会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高蹈绝俗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总之,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