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江雨飞,冉冉江云细。
何处见春华,蘼芜满幽砌。
注释:江上正下着蒙蒙细雨,远处的云朵缓缓飘动,江面上波光粼粼。
何处才能见到春天的花呢?只见蘼芜花开满了幽深的台阶。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江边暮春的景象:江面飞洒着濛濛细雨,江上的云朵悠悠地飘来荡去;远处看不见春花开放,只见蘼芜花开在幽深的台阶上;整个画面静谧、空灵,充满诗意。
冥冥江雨飞,冉冉江云细。
何处见春华,蘼芜满幽砌。
注释:江上正下着蒙蒙细雨,远处的云朵缓缓飘动,江面上波光粼粼。
何处才能见到春天的花呢?只见蘼芜花开满了幽深的台阶。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江边暮春的景象:江面飞洒着濛濛细雨,江上的云朵悠悠地飘来荡去;远处看不见春花开放,只见蘼芜花开在幽深的台阶上;整个画面静谧、空灵,充满诗意。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把握诗意,然后结合着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已厌时人目”,诗人厌倦了世俗之人的眼目,这一句是说诗人已经厌倦了世俗之人的眼目。“翻生古道悲”,“翻生”二字用得极妙,它写出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古道”一词,既点出了诗人当年所走的道路,又暗指诗人的仕途之路,“悲”字,则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感慨和对人生道路的无奈之情。 “洲中鹦鹉赋
岁月流逝,不觉中已至年终,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愁绪。离别之痛,似乎难以消散。 在燕市之旁,举杯独饮,却只觉离愁更甚。浙江之潮,似是无情之物,不断冲击着岸边的我,仿佛在嘲笑我的无力与无助。明月高悬,其辉映照帝乡之地,而我却在此地遥望故乡。梅花盛开,而我的旅途却是如此遥远和艰难。怎能因一杯酒,就能放下世俗的五斗米俸禄,远离这片喧嚣与繁华的土地,投身于自然的怀抱,成为渔樵之中呢? 赏析:
注释: 君自何方至,怜才意久违。——你从哪里来?我对你怜惜才华已久。 朔云停暮屐,汉月照春衣。——北风中,雪花停了,月光下,春衣闪烁。 江左时名重,人间雪调稀。——在江南一带时,你的名声很大,但人世间的雪景已经很少了。 灯前出瑶草,坐客不能归。——在灯前,我拿出了珍贵的玉草,但客人都不能回去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和深深的眷恋之情。全诗以"君自何方至"开篇
【注释】 1、公实:即王世贞,字元美。2.“孤臣”句:意谓身在朝廷的臣子辞别了故国。3.“匹马”二句:意谓诗人自己骑一匹马来到祗园,寺中僧人看到诗人来,窥看树上的影子,听到钟声就到门上来迎接客人。4.“江湖”句:意谓江湖难容我,天地易销魂。5.“行念”二句:意谓想到你心里有数,相思且勿论。 【赏析】 此诗是明代文学家于谦为王世贞饯别之作。全诗以“孤臣辞上国,匹马自祗园”起兴,写诗人辞别朝廷之情景
怀顾二丈 客久春如失,愁深夜不开。 眼看鸿雁去,书对白云裁。 丛桂迷淮甸,长杨识汉才。 江东秋色好,消息几时来。 注释: 1. 客久 - 长时间在外作客。 2. 春如失 - 春天像失去了一样,形容春日的景色或情感。 3. 愁深夜 - 在深夜里感到深深的忧愁。 4. 鸿雁 - 古代诗歌中常以鸿雁代指远方或书信。 5. 书对 - 手边的书籍。 6. 白云裁 - 用白色纸张裁剪,此处可能表示书写
【注释】 分襟:分别。握手即此地,握手又何时? 甘后:甘心于后。烟霞尔最先:你首先看到烟和云。 世情频按剑:世态变化频繁,要握起剑来。生事欲逃禅:世俗的事情需要用禅来逃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同乡于鳞子与元美的一首酬答诗。首联写饯别地点和时间;颔联写友情,表达对好友远去的依依不舍之情;颈联写朋友的志向;尾联写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友人的期望
于鳞子与元美夜过时元美将有江南之役矣二首其二 亭花新乍落,砌竹远生阴。砧杵秋城急,烟霞故国深。 不堪惆怅色,兼入别离心。去住伤萍梗,兹期未易寻。 注释:新落的花朵,刚刚开放,就匆匆谢世了。远处的竹子,在秋天显得更加幽深。秋城的打更声急促而沉重,那遥远的烟霞之地,深深地映入眼帘。心中无法承受这种悲伤和惆怅,仿佛被卷入了一场离别之中。无论是留下还是离开,都如同漂泊不定的浮萍,难以把握自己的未来
夜月闻笛 暮雨浮天去,寒云归峡迟。 青山饶远色,紫菊把新枝。 何处风前笛,频停月下卮。 关河已摇落,故向客愁吹。 注释: 1. 暮雨浮天去,寒云归峡迟:傍晚时分的雨云飘浮在天空中,而寒冷的云朵却迟迟不肯回到峡谷之中。 2. 青山饶远色,紫菊把新枝:远处的山峦被晚霞映照得色彩斑斓,而紫色的菊花则在枝头绽放出新芽。 3. 何处风前笛,频停月下卮:那风吹过的地方传来了悠扬的笛声
于鳞的儿子和元美在晚上经过,元美即将有江南之役了。 今夜又是什么夜晚,相看又是这一亭台。 金樽坠落在明月之下,银河倒映出繁星的光芒。 我已经感到多病,君今幸不清醒。 胡笳半夜吹起,凄恻哀伤令人难以聆听
追送谢山人不及 白发久为客,青春忽与归。 马冲燕雪尽,心逐塞云飞。 天地飘蓬甚,河桥折柳违。 离情堪涕泪,此际倍沾衣。 译文: 白发已久为外乡游子,青春忽而归来。马匹冲出燕地的积雪,我的心却随着塞北的白云飞翔。天地间漂泊不定,黄河边的桥梁上,我们不得不离别。离别之情让人泪水纵横,此时此刻更让我倍感伤感,泪水湿润了衣裳。 注释: 1. 白发久为客:形容自己年岁已高,长期客居他乡。 2.
《古意简伯章》是明代诗人宗臣的作品,创作于明朝。此诗以简洁的四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景和美人的形象,通过对比石上霜与草间露,展现了美人对自然美的畏惧与珍视。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 诗句解读: 1. 美人隔江洲,咫尺不得渡。:描述一位美人被隔离在江边的岛上,尽管近在咫尺,却无法自由地渡过江去。这里的“隔江”和“不得渡”传达了一种无奈和孤独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美人所处的环境之局限。 2.
高柳与新松,郁郁满前渡。 故园春不见,见此故园树。 注释:高高的柳树和嫩绿的新松树,郁郁葱葱地生长在渡口前。家乡的春天已经看不到了,却能看到这些故乡的树木。 赏析:诗的首句描绘了高高的柳树和嫩绿的新松树,郁郁葱葱地生长在渡口前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次句则是诗人对故乡春色的怀念,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尾句则以“见此故园树”作结
诗句:溪上有双桥,一一龙鳞石。 译文:溪边有两座造型优美的桥梁,每一座都像是龙身上的鳞片一样。关键词注释: 1. 溪:指的是河流,此处特指一条小溪。 2. 双桥:说明在溪边有两座桥,可能是指两座相连的桥或者独立的两座桥。 3. 一一龙鳞石:形容桥梁的造型,像龙鳞一样排列有序、精致。 4. 白发:诗人自指,表示诗人的年龄或状态,这里可能是说自己已经年老。 5. 倚春风:依靠着春天温暖的风
《湖上杂言二十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宗臣的作品。下面将逐一对每一首诗进行解析: 1. 第一首诗: - 诗句原文: 人自湖南卧,春还湖上看。 桃花千树落,柳絮万家寒。 - 译文: 你独自一人在湖南安下身来休息,春天又回到了湖边欣赏美景。 桃花如雨般落下,柳絮纷飞,让人感觉家中都笼罩着冷气。 -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边春景图,通过“人自湖南卧”和“春还湖上看”两句
【注释】: 杂言二十首:指作者在《湖上杂言》诗中所写之二十首。 持竿者:持竿钓鱼的人。 江华:指江中的沙洲,亦泛指江河。 坐晨日:坐于清晨的阳光之下。 垂钩勿太深:垂钓时不要投钩太深。 蛟龙窟:蛟龙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钓诗。诗中描写了一位白发老人手持鱼竿,坐在江边的沙滩上,悠然自得地欣赏着朝霞和春光,不时地投竿垂钓。诗人通过描绘这位老人的形象
“白云有樵者,携酒至山家。春风好同来,为吾扫落花”。 这首诗出自明代文学家宗臣的《湖上杂言二十首》。在诗中,宗臣巧妙地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画面。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值得细细品味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