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至西园,草莽充庭际。
稚子好为除,恐有草中蕙。
湖上杂言二十首
散步至西园,草莽充庭际。
稚子好为除,恐有草中蕙。
这首诗由明末大臣宗臣所作,其描绘了作者散步至西园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以下是对诗句的翻译及赏析:
- 翻译与注释:
- “散步至西园,草莽充庭际。” 漫步至西边的园林,满院都是茂密的草丛。
- “稚子好为除,恐有草中蕙。” 孩子们喜欢除去杂草,担心草中可能有蕙草。
- 译文:
- 在西边的园林里散步,看到一片茂盛的草地。
- 孩子们在清理草坪,担心会不小心把珍贵的蕙草拔出来。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自然美的珍惜。诗中的“草莽”象征着自然未经雕琢的美,而“稚子”则展现了儿童纯真的行为。
- 通过这种对比,诗人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好,也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诗中的担忧体现了人与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湖上杂言二十首》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中简单而美好的事物的颂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