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名薝卜,绕壁总琅玕。
竹色生秋气,棋声入夜寒。
出门问农事,敛迹即心观。
最忆过从处,茶瓜十日欢。
【注释】
薝卜:一种树木,叶子可食。琅玕:指美玉。敛迹:收敛行踪。
【赏析】
《奉寄远公》是唐代文学家王维在长安送别友人远公时所作的一首七绝诗。全诗通过描写友人远公的高雅情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依依不舍的心情。
第一句“高楼名薝卜”,描绘了一幅高楼耸立,树木环绕的景象。诗人用“名”字修饰“薝卜”,既突出了其高峻的形象,也暗示了其在诗人心中的地位。接着,第二句“绕壁总琅玕”,进一步渲染了这栋高楼的幽雅氛围。诗人以“琅玕”来形容周围的环境,既点明了这是一座富有诗意的居所,又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三、四句“竹色生秋气,棋声入夜寒”,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竹叶散发出秋天的气息,棋声伴随着夜晚的寒意,这些细节的描绘都显得非常贴切,让人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最后两句“出门问农事,敛迹即心观”,则是诗人对友人的一种深情厚意的表达。他们一起出门去询问农事,然后又悄然归隐,用心去观察自然之美。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人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状态。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通过对友人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风采,更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