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

云州秋望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

注释:

  1. 白草黄羊外:指边塞荒凉的景象。2.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形容战况激烈,气势磅礴。3. 李陵台:《史记》记载,李陵是李广的孙子,他投降匈奴后被封为王,但后来在与匈奴作战时失败,自杀身亡,他的坟墓被立在了沙漠之中。4.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指边关前的柳树一夜之间被风吹倒,仿佛变成了龙堆一般,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破坏。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边塞战争的感慨和忧虑之情。
    “白草黄羊外”,描绘的是边塞荒凉的景象,通过“白草”“黄羊”这些元素,展现了边塞的荒芜和贫瘠。同时,“空闻觱篥哀”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凄凉,因为只有战鼓声和笳声相伴,而没有亲人和朋友的陪伴。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苏武和李陵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他们忠诚于国家、坚守信念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作者。然而,他们的结局却令人痛心,因此作者在这里表示了对这两位英雄的惋惜之情。
    第三,“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两句,描绘了战况的激烈和气势磅礴。通过“风助”和“云随”两个词语,形象地传达了战场上的风云变幻和英勇奋战的场景。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两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灾难。这里用“龙堆”来形容被风吹倒的柳树,既形象又生动地表达了战乱带来的破坏之严重。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边塞战争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