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离十里,此处券门开。
高垒资人去,重河拒马来。
冰霜秋栗烈,砧杵暮凄哀。
渐近悲歌地,风吹易水回。
【注释】
茶窝口:地名。
紫荆离十里,此处券门开:紫荆是地名,这里指茶窝口,位于紫荆的十里之外,此处有一扇券门。
高垒资人去,重河拒马来:重河,一条河流名,据《水经注》:重河发源北山,南流为拒马河,即今拒马河,故称。
冰霜秋栗烈,砧杵暮凄哀:秋天天气寒冷,栗子很硬,因此用“冰霜秋栗烈”来形容。而砧杵之声,则让人感到凄凉哀婉。
渐近悲歌地,风吹易水回:风声中,易水之畔仿佛响起了悲壮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从茶窝口出发,沿着易水往西行进的情景。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观,同时通过对比和衬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句“紫荆离十里,此处券门开”,诗人首先提到了紫荆这个地名,并说明了自己已经到达了这个地点。接着,诗人描绘了这个地方的风景,这里的券门是开放的,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第二句“高垒资人去,重河拒马来”,诗人继续描述着这个地区的景象。高高的堡垒和河水阻挡着人们前进的道路,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第三句“冰霜秋栗烈,砧杵暮凄哀”,诗人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冷冽的霜气和坚硬的栗子都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而砧杵的声音则让人感到一种凄凉和哀婉的情感。
最后一句“渐近悲歌地,风吹易水回”,诗人描绘了自己即将接近目的地的心情。风吹过易水边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悲壮的故事。这一句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色彩描绘了诗人从茶窝口出发,沿着易水往西行进的情景。通过对比和衬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