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晓滁阳望,苍茫大野开。
风威肃人马,烟色惨墩台。
慷慨无衣赋,艰虞不世才。
平生一匕首,为子入秦来。

诗句及注释

  1. 天晓滁阳望
  • 解析:描述了清晨时分,作者在滁阳之地远眺的景象。“天晓”表明是清晨时刻,此时大地尚未完全苏醒,天空清澈明亮。“滁阳”指的是滁州(今安徽滁县)附近的地名,是这首诗的背景地点。这里的“望”,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期待。
  1. 苍茫大野开
  • 解析:进一步描绘了晨曦中广阔无垠的原野景象。“苍茫”形容天空和大地的颜色,给人一种宽广、辽阔的感觉。“大野”指广阔的原野,而“开”则暗示着在新的一天里,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1. 风威肃人马
  • 解析:描述了清晨的风吹拂下,军队整齐划一的场景。“风威”指的是早晨的风,给人以清爽之感,同时也带有一种威严。“肃”表示严肃、整齐,强调了军队的纪律性和严整。“人马”则是指军队中的人员和马匹,整个句子传达了一幅军队在清晨迎接新挑战的画面。
  1. 烟色惨墩台
  • 解析:通过对比,强调了清晨景色的凄美与悲壮。“烟色”指的是烟雾缭绕的景象,而“惨”则传达了一种悲伤、凄凉的情感。“墩台”通常指代山丘上的瞭望台或烽火台,这里用来象征战争的前线。整个句子通过对烟雾和墩台的描述,形成了一种既美丽又带有战争气息的对比效果。
  1. 慷慨无衣赋
  • 解析: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豪迈情怀。“慷慨”意味着情绪激昂,不拘小节;“无衣赋”则是一种表达方式,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没有衣物御寒的情况下创作诗文。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下依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1. 艰虞不世才
  • 解析:表达了诗人对才能的独特认识和自信。“艰虞”指的是艰难困苦的环境或条件,而“不世才”则强调了这种才能的非凡之处。这句话意味着诗人相信自己在逆境中仍能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能力,具有不可多得的价值。
  1. 平生一匕首
  • 解析:体现了诗人的坚定决心和为国为民的信念。这里的“平生”指的是一生的经历,而“一匕首”可能指的是随身携带的短兵器,象征着战斗和保卫国家的决心。整句话表达了诗人愿意用毕生的精力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决心。
  1. 为子入秦来
  • 解析:描述了诗人为了某种使命或目的前往秦地的原因。“为子”可能是指诗人带着儿子一同前往,或者是有其他特定的任务和目的。“入秦”指的是前往秦国,这可能与历史上的某些事件或政治背景有关。整句话透露出诗人此行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意义。

诗歌赏析

屈大均的《同杜子入秦初发滁阳作》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表达人生态度的五言律诗。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诗人在清晨之际眺望远方的壮丽景色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其中,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述和对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思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既有外在之美又有内在之思的独特世界。

首句“天晓滁阳望”,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清晨画面。随后的句子逐渐展开,从苍茫的大野到凛冽的风,从烟雾中的墩台到诗人的内心世界,都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特别是“慷慨无衣赋”和“为子入秦来”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豁达与坚韧,也体现了他为家国考虑的深沉情怀。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却富有力量,通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清晨,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与诗人的豪情。同时,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也让人感受到他的智慧与勇气。

《同杜子入秦初发滁阳作》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和深刻哲理的作品。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