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缠一水,松柏贯双溪。
注向横汾北,来从悬瓮西。
霸图烟漠漠,王迹草萋萋。
蟋蟀催迟暮,王孙思欲迷。

晋祠,是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街道北寒芳村的一座祠堂。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祖先的祠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落之一。

这首诗描述了晋祠的景色和历史背景。以下是逐句释义:

  1. 风雷缠一水:描述的是晋祠周围的环境。风吹动水面,雷声在周围回响,形成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

  2. 松柏贯双溪:指的是晋祠内的松树和柏树,它们生长在两条溪流之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3. 注向横汾北:这里的“注”可能是指晋祠的水源或泉水从何处流向北方。横汾北指的是晋祠所在地,也就是山西太原。

  4. 来从悬瓮西:悬瓮指的可能是晋祠内的某个景点,如悬瓮山等。从悬瓮西指的是从这个地方来的游客或信徒。

  5. 霸图烟漠漠:这里的“霸图”可能是指晋祠所代表的一种霸者风范或统治力量。烟雾弥漫,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6. 王迹草萋萋:王迹可能是指晋祠内的某些历史遗迹或古迹。草萋萋形容这些遗迹被野草覆盖,岁月的痕迹已经深深地刻在了这片土地上。

  7. 蟋蟀催迟暮:蟋蟀的声音在傍晚时分响起,催促人们告别这一天的时光,进入夜晚的宁静。

  8. 王孙思欲迷:王孙指的是贵族子弟或贵公子,他们常常因为对过去的怀念而感到迷茫。这里可能表达了作者对晋祠历史的感慨和留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晋祠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的“风雷缠一水”、“松柏贯双溪”等意象,给人以清新脱俗、自然和谐的感觉;而“霸图烟漠漠”、“王迹草萋萋”等意象,则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最后一句“蟋蟀催迟暮,王孙思欲迷”,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回忆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意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