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白雁,天半落秋声。
感此无衣客,登高赋不成。
并门横大漠,涞水绕长城。
惜别那能醉,樽中酒自清。
【注释】
九日:即重阳节。
西风吹白雁:秋风吹来了南飞的鸿雁。
天半落秋声:秋天的天,一半是晴朗,一半是阴云。
感此无衣客:感到没有衣服穿的人。
并门:指黄河的两岸。
涞水:今河北涞源县北有滹沱河,滹沱河南为石岭关,西为井陉关,东有拒马河,皆与长城相邻。
樽中酒自清:酒杯中的酒还是清澈的,不因送别而变得浑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登高赋诗时所作。诗人以“感”字领起,写自己登高时的所思所忆,情调悲凉。首联“西风吹白雁”,以秋风之劲大,吹得群雁往南飞来作比,说明天气已渐寒冷。“天半落秋声”,点明时节,表明是深秋。这两句写出了秋天的特征,同时烘托出诗人登高时的心境。
颔联“感此无衣客,登高赋不成。”意思是说,看到别人都穿着暖和的衣服,而我这个“无衣客”,却只能登上高高的山岗,望着天空发愁。这里既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感受,又表现了对那些没有衣服穿的人的同情。颈联“并门横大漠,涞水绕长城。”是描写登高所见的景色。“并门”,即并州城,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阳古城故址;“涞水”,即涞水县(今河北省涞源县)。这两地名都是古时的军事要地。诗人登上高楼,放眼四望,只见黄河岸边,大漠茫茫;长城蜿蜒,涞水环抱。这一联写登高所见,写得雄浑壮阔,境界开阔,气势磅礴。
尾联“樽中酒自清,惜别那能醉?”意思是:即使举杯痛饮,也难以将离别的愁绪冲淡,怎能喝个酩酊大醉呢?诗人把酒言欢的情景与前二联的凄凉、哀伤的气氛形成对比,从而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虽然身处边塞,但却心系天下,关心人民疾苦。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正是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