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和枝落,萧疏见鹤巢。
秋声多在竹,露气半含梢。
寂寞通先哲,饥寒答素交。
年来无可用,惭愧似空匏。
松子和枝落,萧疏见鹤巢。
秋声多在竹,露气半含梢。
寂寞通先哲,饥寒答素交。
年来无可用,惭愧似空匏。
注释:松树的籽和枝条落下,显得萧索空旷,仿佛能看到白鹤的窝巢。秋天的声音大多来自竹子,露水的气息在竹尖上半含着。孤独而寂寞地与古代的智者为伍,饥寒中依然保持着对朋友的忠诚。然而,近年来自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了,只能自愧不如一只空了的葫芦。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晚年生活孤寂、感慨时光流逝的诗。首句“松子和枝落”,以松子和枝落的景象,暗喻自己的年华已逝,生命如同落叶般飘零。接着“萧疏见鹤巢”,进一步描绘出诗人身处荒郊僻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孤独感。然后“秋声多在竹”,通过声音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到来,也意味着生命的衰老和消逝。最后“寂寞通先哲,饥寒答素交”,诗人以寂寞和贫穷来比喻自己的人生境遇,表达了对先哲的敬仰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