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黄叶尽,残雪响枫林。
天入群峰小,泉归一壑深。
高松寒立影,明月正栖心。
冉冉岁华暮,谁来问玉琴。
【注释】英州:即今广西桂林。残雪响枫林:残雪在枫树林中落下发出声响。天入群峰小:天空好像进入群山之中。泉归一壑深:泉水流向深深的峡谷。寒立影,明月正栖心:高耸的松树在寒空中矗立,明亮的月光正好栖息在人的心头。冉冉岁华暮,谁来问玉琴;渐渐地岁月消逝,有谁来询问我弹奏的玉琴?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从桂林到阳朔一带游览,写所见景物,抒发感慨。全诗以自然景色为描写对象,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卷。
首联“山山黄叶尽,残雪响枫林”,写秋末冬初的山林。“黄叶”是秋天的标志,这里说“尽”,则表明时已深秋,树叶已经落尽。这一句点明题中“英州山中”之意。“残雪响枫林”,既写出了山中枫叶满地、积雪如银的景色,又写出了枫叶上积雪的声音。此句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颔联“天入群峰小,泉归一壑深”,写山中景象。“群峰”和“一壑”都是名词,用“小”和“深”来修饰,使它们带上了形容词的意味。“天入群峰小”,把天空比作山峰,突出其渺小,从而烘托出山峰的高峻、雄伟。“泉归一壑深”,写山中小溪流经之处,水声潺潺,回旋于幽深的山谷之中。
颈联“高松寒立影,明月正栖心”,写山中松树和月亮。“高松”与“明月”都是名词,用“寒立”和“正栖”来修饰,使它们带上了形容词的意味。“寒立影”,形容松树高耸入云,苍劲挺拔,枝叶繁茂,给人以强烈的动感。“明月正栖心”,写月亮高悬夜空,皎洁无瑕,使人感到宁静、祥和。
尾联“冉冉岁华暮,谁来问玉琴”,写岁月流逝,时光易逝。“冉冉岁华暮”,用拟人手法描写时间的推移,表现出作者对年华逝去的惋惜之情。“谁来问玉琴”,写人们纷纷离去,不再关心世事。这里的“玉琴”,是指《广陵散》,是古代著名的古琴曲。“来者”指那些离开的人们。他们离开时,不会来询问这位隐居山林的老人弹奏《广陵散》的情景,也不会来倾听他的清谈。
这首诗通过描绘英州山中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生活的情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薄、超脱,以及他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