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琼树老,故国翠蛾颦。
最是闺中月,能销塞上人。
轻生随一剑,惜别向三春。
戎马平生志,如何怨苦辛。

【注释】

(1)边思:作者在边塞时所作诗篇。

(2)琼树:指梅花,这里代指梅花。

(3)翠蛾颦:用来形容女子的眉目含情,此处借以形容闺中之人。

(4)闺中月:指闺房中的月色。

(5)塞上人:边疆的人。

(6)轻生:意指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7)三春:春天三个月。

(8)戎马:指战马,这里指战争。

(9)平生志:一生的志向或抱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戍边将士的思乡之苦的诗。首联写他乡梅花衰老而故国佳人蹙眉;颈联写战士轻生随一剑,惜别向三春;尾联说战士戎马一生,怎忍怨恨。全诗语言朴实,却感情真挚,意境高远,耐人寻味。

“他乡琼树老”是第一句,诗人开笔便从眼前所见起笔。“他乡”点明地点,“琼树”即梅花,“老”字写出了梅花衰老的景象。

“故国翠蛾颦”,第二句紧承上句,由眼前的景物过渡到诗人自己。“故国”即故乡,“翠蛾颦”即形容女子的眉毛如翠蛾一样皱起,是形容眉目含情的样子。诗人把梅花与闺中之人联系在一起,暗寓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是闺中月,能销塞上人”,第三句和第四句承接前两句而来,进一步描绘出一幅幽怨动人的画面。“闺中月”即指闺房中的月色,“销塞上人”即指闺中女子的相思之情能够消解边疆人的忧愁。诗人通过这一画面,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轻生随一剑,惜别向三春”,第五句和第六句继续描绘出一幅深情厚意的画面。“轻生”意为轻易舍弃生命,“惜别”意为珍惜分别的时刻,“三春”是指春天三个月。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将战士的生命与离别时刻相比较,表达了自己对战友的深深眷恋之情。

“戎马平生志,如何怨苦辛”,第七句和第八句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戎马”指的是战马,代表着战士的战斗生涯;“平生志”则是指一生的志向或抱负;“苦辛”则是指生活的艰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奋斗精神以及对战友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自己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无奈和悲愤。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沉,意境高远深远,耐人寻味。诗人通过对战场景象的描绘和对战友的思念之情的抒发,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战争的深深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