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嬴年七十,方报信陵恩。
意气繇来重,功名非所论。
驱车过梁苑,酾酒吊夷门。
今日屠沽客,谁为公子言。

【注释】

  1. 夷门:地名,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东南。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客侯嬴曾在那里隐居。
  2. 繇来:历来。
  3. 屠沽(gū)客:屠户和卖酒的商人。公子:对人的尊称。
  4. 为:做……的人。
    译文:
    七十岁的侯嬴,正报答着信陵君恩情。
    一向以豪迈之气为人所称道,功名利禄不在他心中。
    驾起车子经过梁园,斟上美酒祭奠信陵君。
    今天那些屠夫和卖酒的小贩,谁肯为你作一番宣传?
    赏析:
    《过夷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七绝。这首诗写侯嬴当年重然诺于信陵君,而今年老体衰,仍为信陵君守节。诗中通过“驱车”、“酾酒”、“今日”等词,写出了时间推移,人物沧桑的变化;通过“意气”、“功名”等词,写出了人物不同的命运,以及他们之间不同的关系。全诗句句紧扣主题,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首联“侯嬴年七十,方报信陵恩”,开门见山点题,交代主人公侯嬴与信陵君的关系。
    第二联“意气繇来重,功名非所论”紧承上句展开,进一步写侯嬴的品格。他一生以信义为本,从不计较名利得失,所以即使到了老年,仍不改其志。
    颔联“驱车过梁苑,酾酒吊夷门”写侯嬴的行动。侯嬴虽已年迈,但仍然壮心不已,于是驾车来到梁苑,备下清醇的美酒,到夷门祭奠信陵君。这一联表现了他依然保持着当年的豪情壮志和对信陵君的深厚感情。
    颈联“今日屠沽客,谁为公子言”写侯嬴的处境。如今他年老体衰,无人再敢为他说话。这两句表达了他对时世的无奈和对信陵君的深切怀念。
    尾联“为”字一转,将话题引向自己:“今日屠沽客,谁为公子言?”这句既感叹时光荏苒,也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不满和愤慨。整首诗以侯嬴为中心,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朝,展示了历史变迁中的沧桑巨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