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亭愁执手,嘉会不崇朝。
假食歌声苦,从军塞路遥。
文章沉白草,膂力尽秋雕。
三奏金笳罢,胡骢惨不骄。
【注】毛子霞:即杜甫,字子美。
【译文】
离别时愁思难解,握手言别,欢聚时刻短暂;借食军中,歌声凄苦;从军塞外,路程遥远;文章沉没在白草中,身体力行尽瘁;三遍奏响边塞金笳,胡人骏马不骄。
【赏析】
此为送别诗,写友人即将赴边塞,诗人依依不舍之情。全诗八句,每句四字,前两联写别情,后两联写景抒怀。“假食”,是说军中供给不充足。“从军塞路遥”,是说路途遥远。“文章沉白草”和“膂力尽秋雕”是说文韬武略不能施展,英雄无用武之地。“三奏金笳罢”是说边关的战友们听了他的笛声,都感到凄凉。“胡骢惨不骄”,是说胡马不骄,而人却悲戚。
这首诗写得平实朴素,直抒胸臆,语言明白如话,但感情深沉。
这首诗作于公元758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当时作者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友情和对朋友远行所抱的忧虑心情。
首联两句,写与友人相别时的情景。“离亭”,即临别的亭台,古人常在此饯别。“愁执手”,是说两人紧紧握着手,难以分说。“嘉会不崇朝”,是说欢会的时间很短。“不崇”,即不久的意思。这里用《诗经·小雅·都人士》“宴尔新昏”句意,点明此次聚会是新婚燕尔,欢乐而短促的时光。
颔联两句,写友人远去途中所见景物。“假食”,指从军出征时携带的干粮。“歌”,指战地的歌声。“苦”,是说歌声凄凉。“从军塞路遥”,是说从军道路遥远漫长。两句写景,衬托出友人的艰难处境。
颈联两句,写自己远去的情怀。“文章”,是文才、学问;“白草”,指边地的荒漠之地。《汉书·匈奴传下》载,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呼韩邪死后其子乌累若单于继立,因患汉兵之强而求和亲以自固,汉昭帝同意和亲。后来汉昭帝死,汉元帝即位,元帝时匈奴又求和亲,待至元帝竟宁元年(公元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死,其子虚闾权代立,上书请求入侍。汉武帝不许。于是虚闾权发兵侵汉,汉朝遣傅介子刺杀了虚闾权单于的叔父于靬王。匈奴派使者到长安,要求归国,并请和亲。汉元帝答应了匈奴的和亲要求,并把宫女嫁给他,还赠送给匈奴一些财物,匈奴也把美女送给汉朝,表示永远不敢为害。所以这两句说自己文韬武略不能施展,英雄无用武之地。“文章沉白草”,意思是文采才华像长满白草一样被埋没了。“膂力尽秋雕”,意思是体力像秋天雕鸟一样已经耗尽了。两句是说自己已无斗志,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徒有虚名,壮志难酬。这两句是说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英雄没有用武之地,只能空有虚名。
尾联两句,写友人远去后的感受。“三奏金笳罢”,是说边关的战友们听了他的笛声,都感到凄凉。“胡骢惨不骄”,是说胡马不骄悍,而人却悲戚。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勉励和安慰,也是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这首诗通过描写朋友远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