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西咫尺,终古哭重华。
水接牂柯阔,云开石室斜。
天孙频此夕,帝子久无家。
不分浮生苦,飘零信海槎。

端州感怀

苍梧西咫尺,终古哭重华。

水接牂柯阔,云开石室斜。

天孙频此夕,帝子久无家。

不分浮生苦,飘零信海槎。

注释:
苍梧:指古代的越国,这里代指南方。西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重华:重华即舜,传说中的贤明君主。水接牂柯阔:牂柯是古代的一种河流名,这里形容水的宽广。云开石室斜:石室是指山洞或者岩洞,斜指山洞或岩洞的形状像斜的云朵一样。天孙:指织女星,传说中织女的丈夫为牛郎。帝子:指织女的丈夫牛郎。久无家:长时间没有家可以回。不分:不理会,不顾及。浮生:人生的短暂和无常。飘零:漂泊不定。信海槎:相信海中的木筏或船只,因为这是一条通往南方的道路,所以被称为海上的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端州(今广东肇庆)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苍梧西咫尺,终古哭重华。”以苍梧为背景,表达了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深深思念。苍梧是古代越国的象征,而重华则是舜帝的名字,这里的苍梧和重华都代表了南方。第二句“水接牂柯阔,云开石室斜。”则通过描绘水和云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仿佛与他们相隔千里,却又仿佛就在眼前一般。
第三句“天孙频此夕,帝子久无家。”以织女星和牛郎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能常回家的愧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第四句“不分浮生苦,飘零信海槎。”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苍梧、水、云、天孙、帝子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南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关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